正文 第五章 準備訓練(1 / 3)

“壯士,說個讓我明白的可好?”戴小蒙把手伸到顧安朝眼前晃了晃,“額,我的意思是,你們在說啥?我不懂。”想到他們和自己某種方麵算是語言不通,趕緊換了種說法。如果再聽到他們嘴巴裏蹦出來【說人話】三個字,戴小蒙不能保證自己會不會做什麼,然後自己會不會被別人做什麼==。

“你現在應該知道,現在所處的世界和你原本的那個世界是不同的吧。”顧安朝推了推不知什麼時候架在鼻梁上的眼鏡君,“兩百多年前,人類曾經曆過一次大洗牌……”

隨著地球科技的發展,對宇宙的不斷探索,一些河外星係上的星球對地球展露出野心。在21世紀,科技尚在起步階段的地球生態環境已經遭到破壞,更遑論那些個科技水平遠遠高出那時地球的河外星係上的星球了。那些星球早已千瘡百孔,一直在尋找能夠殖民的星球,地球是眾多星球中最佳的選擇。

然而,對一個星球發起攻擊是需要一個光明正大的理由的。整個河外星係受星球聯盟的約束,就好像21世紀世界聯合國這種東西的存在。主要星球之間更是以法律及相互之間的武力來進行約束。若是不管不顧地對一個星球發起毀滅性戰爭,那麼主動方將要承擔星球聯盟的製約。因此,對地球發起戰爭就需要一個導火線。

而導火索則在於,地球上曾經的美國太空署發表稱除地球以外其他星係基本不存在能夠支撐高等生物生存的物質,因此也就不存在高等生靈。而這一點,對於那些一直活躍在河外星係的星球人來說,是極大的侮辱。那些星球人即使是T級國民也一個個自命不凡,更別提作為領導的O級國民了。因此,無論這種理由在現在人們眼裏是有多麼牽強,那些河外星係上的眾多星球,其中以卡隆星球為首,以此為由開始一係列對地球的征討。

以卡隆星球為首的一眾星球,它們的主要目的在於占領地球這塊相對而言沒有被怎麼汙染的淨土,然而它們低估了人類的戰鬥力,也高估了人類對未來的策劃。

在這種毀滅性的災難,絕對的武力麵前,人類素來自詡的冷靜深思被拋到了九霄雲外。21世紀原子彈的數量,光美國就多達1.5W,而整個世界加起來,也得有3W枚左右。麵對前所未有的星際戰爭,人類感受到空前的絕望,甚至不惜使用這種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武器,數萬枚原子彈陸續發射、炸毀一座座建立起來的城市。或許是被人類這樣不管不顧的姿態震懾住,又或許是被原子彈親臨過的地球已經沒有利用價值了,卡隆星球以及其他小星球開始撤離,留下一個千瘡百孔的地球。

廣島長崎曾被投下兩枚原子彈,死亡人口多達50萬,而這兩座城市的毀壞度達到60~80%,甚至大部分的幸存者出現敗血症、罕見腦瘤等病狀,最終無一不是在掙紮中痛苦死去。以此類推,可以想到,戰爭洗禮後的地球,有多少人死去,有多少人產生病變。數萬枚原子彈炸毀,其中幾枚來自小國家的原子彈由於化學成分的不同,和另外大部分原子彈爆炸後產生的化學物質發生反應,產生一種奇怪的粉末。這些粉末有的落在海水淡水湖泊中,有的落在土壤裏,它們像是種子,等待時間成熟。

在人類沉浸在失去親人失去家園的沉重打擊,以及重建城市的艱苦奮鬥時,變化悄然發生。大約離那次大戰過去了一年左右,新生機煥發光彩,然而那些飄落在湖水、土壤裏的粉末開始發生作用。粉末隨著潔淨水、食物進入到人體內部血液的循環,入侵大腦皮層,逐漸控製人的肢體,侵蝕人的思想,最後人類成為這些奇異粉末的宿主,以新鮮血肉為食,也就是所謂的喪屍。

起初,人類並沒有在意這些,畢竟發病症狀十分不明顯而且蟄伏期十分漫長,短暫的有一周,而長期的可以達到數月。人被粉末侵蝕後,第一症狀首先是昏迷,接著發燒,而三天過後一切恢複正常,唯一不同的隻在於宿主的脾氣性格日益暴躁,崇尚武力,對於鮮血難以自製。但是隨著受感染人群的逐漸增多,當美國華盛頓,英國倫敦,中國上海等中心城市出現第一批喪屍群,即親祖喪屍,整個世界出現恐慌。人類紛紛聯想到末世小說中提到的生物——喪屍,不寒而栗。

幸運的是,在出現喪屍現象初期,已經引起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注意,各大主國開始建造地下王國;而當喪屍群逐漸擴大之際,幾大國紛紛開始轉移自己的國民,到了末期,逗留在地表的也不過隻剩下了喪屍以及變異的動植物。

值得令人驚歎的在於,對於粉末的侵蝕,一旦宿主有意識地抵抗成功,那麼人類就得到了一次進化。成功抵禦粉末侵蝕的宿主,將會激發出原本一直蟄伏在身體內部的能量星,又由能量星的性質不同,所激發出的異能形式也會有所不同。最常見的有五行屬性的,力量型以及治療型,而罕見的則有預言型和召喚型的——簡單來說,可以以遊戲裏的職業來概括;五行屬性為法師,力量型為戰士,治療型為奶媽,預言家獨成一派,召喚型當然是異人或者說是召喚師。人類世界的勢力劃分因為這一次的進化而悄然改變。

因為這一次的突變,全世界人口再一次縮減,隻剩下原本的五十分之一不到,強烈的種族危機感激發出人類的生存潛能。為了降低被粉末侵蝕轉變為喪屍的人數,科學家沒日沒夜地進行探究,每天都有新的科學瓶頸被突破,新的地下麵積被開墾,有新的城市崛起,新的首領開始新的一輪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