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剛剛回到地麵的我就感到了後怕,剛才孤身進入一切未知的地下通道,是不是太冒險了?我越想越覺得身後涼意頓起,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腳步。
三樓綜合閱覽室,在應急燈的光線下,收到緊急通知的眾人多是一臉興奮。防空洞這種東西,任是誰聽說了都不免有所好奇。一方麵,它與日常生活相距甚遠;另一方麵,這略顯神秘的通道可能是我們的逃生希望。尤其是丘一明這種活躍分子,纏著我問這問那,真是……
聽完了我的講述,躍躍欲試之人不在少數,他們紛紛表示要帶上家夥下去一探究竟。在表決的時候,五人領導小組出乎意料地一致,全票讚成仔細探索這個地下空間。就連一向穩健的段雨晨也表示,自己願意成為“防空洞探險隊”的一員。好奇心的力量可見一斑。
為了應對突發情況,五人裏總要至少有一個留在地麵上的。周辰自告奮勇,表示既然段雨晨想下去看看,自己就留下好了,反正以後也有機會去看。他的這個表態顯然很不錯,連我和林夢影也都對此稱讚有加。
最終大部分對神秘防空洞充滿憧憬的同伴都得償所願。我們帶上了全部的三個手電筒,以及超過一半的應急燈,照明設施可算是相當給力了。武器還是有拿的,當然隻限於不負責提供光線的人。照明人員和戰鬥人員大約是1:2的比例,其實下麵真的不一定有敵人,但絕對不能掉以輕心,在這麼昏暗且不熟悉的地方一旦爆發戰鬥,沒有武器的話是很容易出現傷亡的。
我帶著大家從一樓樓梯間內的台階向下走,一路上驚歎之聲不絕於耳。“酷斃了!”“這也行!”“我怎麼沒聽人說過呢……”我定了定神,眼睛盯著被身後劉文采所持手電照亮的前方。
穿過那道厚重的鐵門,當看到一眼望不到頭的地下長廊時,我身後傳來一片倒吸涼氣的聲音,接著是不約而同的沉默。我扭頭看到林夢影借著段雨晨手中的應急燈光在紙上畫著什麼,細一觀瞧,竟然是我們已經走過的路線圖!她剛剛把隊伍拐過的幾個彎和走過的大致路程長度體現在了紙上,真是有心。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大概知道現在頭頂上方數米處是學校的哪裏。
為了提高探索效率,分組是自然而然的選擇。每組5人左右,配備1-2個照明設備(手電或應急燈),1支標槍以及其它武器。由於每個房間都有前後兩個門,我們采取的是兩個小組同時勘查一個屋子的辦法,四組可以一次同時搜索兩個房間。
幾輪過後雖然難掩興奮,但必須承認,有用的收獲不多。除了彌漫在整個空間中腐敗的氣息,以及地上殘存的少數,無用雜物就是黑板上前輩們“到此一遊”之類的留言,看來這地方以前也有人進來過?
眼看這樣下去難有成果,林夢影建議避輕就重:“既然是防空洞,應該還有別的出入口,這才是最重要的。咱們幹脆略過這些廢舊教室,直接找鐵門吧。”確實是這麼回事兒,於是計劃改變,一行人在照亮前方和側麵的同時在走廊上直行觀察。
不出所料,我們很快在左側發現了一個通往未知黑暗的通道。用手電筒照去,光線在幾十米以外才堪堪被阻擋下來,呈現為一個幾乎淹沒在漆黑之中的光點。走進通道,我感到了一股難以名狀的壓抑,似乎空氣都顯得不太夠用。身邊人也都有相似的感受,互相打著氣壯著膽。對於平時習慣了在有光場所生活的學生來說,今天的經曆顯然是在幾天之前都始料未及的。
多虧我們的照明工具還算可以,加上人氣比較旺,大家很快就來到了這座青灰色的鐵門前。一把早已鏽死的大鐵鎖阻擋了繼續前進的可能,饒是薑浩也對此束手無策,即使帶了錘子一類的東西,能不能搞定都是個問題,隻好作罷。
我讓林夢影用她畫的“路線圖”估測了一下我們目前所在的位置,得到的結論是在圖書館和男宿舍樓之間的某處。這樣看來,難道門的另一側對應的出入口就在男宿?隻有等弄開了門才能驗證了。
既然此處受阻,隻好另尋它處。我們退回剛才的長廊繼續前進。到了後半段,逐漸有水聲傳來,抬頭就見已經破敗的海綿狀天花板正在向下滴水,而地上也開始出現積水,且越往後越深。條件如此艱苦,卻不能動搖我們探索的執念。丘一明靈機一動,說在之前搜索的房間地上見到過廢棄的塑料袋。哈哈,這真是個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