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吃,孩子最健康03(1 / 1)

3

為什麼我們要讓孩子喝牛奶?

眾所周知,牛奶是最接近母乳的食物,是最理想的天然食品,人稱“白色血液”。它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牛奶已成為大家攝取營養的主要來源。

牛奶中含有最容易被孩子消化的乳糖和半乳糖。牛奶中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都是溶解狀態,而且各種礦物質的含量比例,特別是鈣、磷的比例比較合適,很容易被孩子消化吸收。科學研究成果顯示,牛奶中的某種成分可以讓衰老的脂肪細胞“自我滅亡”。牛奶還可以阻止孩子吸收食物中有毒的金屬鉛和鎘。同時,牛奶中酪氨酸能促進快樂激素——血清素的大量增長,有助於孩子增加幸福感和自信。

牛奶中的鐵銅和卵磷脂能大大提高孩子大腦的工作效率,幫助孩子的學習和記憶。鈣元素大約占孩子孩子身體總能量的2%,成孩子身體內含鈣總量約為1200克。牛奶中的含鈣量豐富,能增強骨骼和牙齒,使骨骼萎縮減少一半,每天飲用500g牛奶,就可補足每天對鈣質需要的80%,常喝牛奶不用再補鈣。

此外,牛奶中的微量元素能補充孩子身體的各種需要:

鎂能使心髒耐疲勞。鎂離子(Mg2+)是維持神經、肌肉和心髒應激性的重要離子之一。它具有鎮靜作用,例如孩子鎂離子缺乏表現為無端的哭鬧等。同時,鎂對心肌應激性具有抑製作用,又具有降低血壓的作用。此外,鎂鹽具有導瀉作用。讓孩子吸收適量的鎂有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減輕心髒的壓力。牛奶對孩子吸收鎂離子有非常好的作用。

鋅是孩子身體內數十種酶的主要成分,正常含量為2~3克。鋅還有促進淋巴細胞增殖和活動能力的作用,對維持上皮和黏膜組織正常、防禦細菌、病毒侵入、促進傷口愈合及校正味覺失靈等均有妙用。鋅還與大腦發育和智力有關。調查發現,聰明、學習好的孩子,體內含鋅量均比愚鈍者要高。

對於10歲以下的孩子,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天應攝入10毫克的鋅。尤其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的孩子,對鋅的需求量比較大。缺鋅會降低機體的免疫水平,特別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抵抗力,使感染反複發作,進而又會引起孩子體質虛弱,加重多汗,從而形成了惡性循環。

牛奶不能隨便喝

奶粉事件曝光之前,父母貫徹“鮮奶是金”的理念,把牛奶當成寶,盡量給孩子更多的攝取。大多數人們的理解是這樣的:牛奶喝越多吸收的越好,補鈣的程度的越高。然而,奶粉事件曝光之後,許多父母如臨大敵,牛奶也不敢隨便喝了。

為什麼不能隨便喝?牛奶的營養價值的確很高,但是也不能“隨便”,簡單地以為隻要越多就越好。喝牛奶也有很多講究,不培養正確的飲食習慣可能會導致意想不到的惡果,這就是為什麼牛奶不能隨便喝的原因。

牛奶不宜久煮或加熱次數過多。牛奶在加熱過程中會出現一係列反應,當煮沸後再繼續加熱,奶中的乳糖開始焦化,並逐漸分解為乳酸和少量的甲酸,維生素也被破壞,甚至使色、香、味都明顯下降。瓶裝牛奶在加工過程中,已經殺菌消毒,所以飲用時不必再煮沸。煮沸會使蛋白質變性,鈣和磷酸鹽等也會遭到破壞,失去營養價值。所以熱奶以剛沸為度,不宜長時間久煮。

牛奶中忌加鈣粉和其他添加劑。許多父母在給孩子喝牛奶時加入鈣粉,想當然以為這樣就可以給孩子補充更多鈣質。殊不知過多的鈣離子,隻會與OCK一和B~酪蛋白結合,使牛奶出現凝固現象。另外,鈣還會和牛奶中的其他蛋白結合產生沉澱,特別是加熱時,沉澱會更加明顯。因此,給孩子補鈣,切忌在牛奶中加鈣粉。

牛奶不宜過多冷飲。牛奶不宜冰凍或放入熱水瓶中保藏。冰凍後,牛奶中的脂肪、蛋白質等物質都發生變化,解凍後營養價值也會隨之下降。冷牛奶會增加腸胃蠕動,容易引起孩子輕度腹瀉。貯存牛奶以3℃左右為宜。

煮牛奶時不要加糖。牛奶中的賴氨酸與果糖在高溫下會生成果糖基賴氨酸。這是一種有毒物質,不能消化吸收,會對孩子的身體產生危害。所以,把牛奶和糖一起煮的做法是很不科學的。如果孩子要喝熱的甜牛奶,最好等牛奶煮開後再放糖。

鮮奶貴在自然。現在市麵上的奶製品中不乏高度加工後的牛奶產品,其營養價值不一定比鮮牛奶好。這是因為經過多次加工後,牛奶中添加劑的含量增多,原奶的物質均衡被打破,孩子飲用後可能會產生不適。

飲用過期牛奶。牛奶放置時間長了,會由於細菌的繁殖而變質,喝變質的牛奶,不但不會增加營養,反而會引起疾病。因而,最好是取來牛奶後就喝。

牛奶喝法有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