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男人積累財富策略 學做發掘領地的獅子
獅子習慣於圈地,看到一塊沒有被其他獅子發現的土地,就先撒幾泡尿表明土地所有權,然後在領地內狩獵。男人應該像獅子一樣,積極發掘新的領地,努力創造財富,把創造的財富打理好,別讓資產流失,這樣才能享受財富帶來的美好生活。
很多年輕人總認為理財是中年人或有錢人的事,自己到了老年再理財也不遲。其實,理財致富,與金錢的多少關係很小,卻與時間長短的關係很大。人到了中年麵臨退休,手中有點閑錢,才想到要為自己退休後的經濟來源作準備,此時卻為時已晚。原因是時間不夠長,無法讓小錢變大錢。10年的時間無法使小錢變大錢,可見理財隻經過10年的時間是不夠的,非得有更長的時間,才能有顯著的效果。既然知道投資理財致富,需要投資高報酬率的資產,並經過漫長的時間作用,那麼我們應該知道,除了要具備充實投資知識與技能外,更重要的就是要有及時的理財行動。理財活動越早開始越好,並應培養持之以恒、長期堅持的耐心。
巴菲特1996年被美國《財富》雜誌評定為美國第二大富豪,是公認的股票投資之神。他到目前為止已擁有數百億美元的資產,大都是從股市上賺來的。
他11歲時開始投資股票,他把自己和姐姐的一點兒小錢都投入股市。剛開始,一直賠錢,姐姐一直罵他,可他堅持要放三四年才會賺錢,結果姐姐把股票賣掉了,而他繼續持有,最後事實驗證了他的想法。巴菲特十幾歲時,在哥倫比亞大學就讀,在那一段日子裏,跟他年齡相仿的年輕人隻會遊玩或是閱讀一些休閑的書籍,但他卻大啃金融學的書籍,最終使得他在股票市場上得心應手、如魚得水,錢也越賺越多。1954年,他集資並投資創辦顧問公司。該公司資產增值30倍以後,他解散公司,退還合夥人的錢,把精力集中在自己的投資上。
巴菲特之所以有如此多的財富,與他多年堅持投資是分不開的。
年輕人朝氣蓬勃,具有旺盛的鬥誌。商場如戰場,具有極強的挑戰性和冒險性,年輕人應該是這一戰場上的生力軍。
在西方,18歲的年輕人已開始自立,獨立養活自己,不再伸手向父母要錢。他們從年輕時就逐步理財,到中年時已是市場主要的競爭對象。而在中國,絕大部分年輕人仍然依賴父母,到中年時才開始學習理財,那時由於家庭、孩子的影響,精力實在有限。隨著年齡的增長,又麵臨退休,一些人手中有點錢又想為自己退休後的經濟來源作準備,根本無力再進行較大規模的投資,最後隻得後悔晚矣。
年輕就是財富,我們可以用簡單的複利公式得出這樣的結論。假如年輕時有1萬元創業基金,10年後,1萬元可變成200萬元;而年老時的1萬元,10年後隻能成長為6萬元甚至倒貼虧空。
年輕是理財最重要的本錢。猶太裔商業巨子常對大學在校生說:“年輕人,你的名字是財富!”因為時間就是金錢,年輕就是財富。所以,年輕時應致力於開源節流,並開始投資理財,因為年輕時省下的錢對年老時的財富貢獻極大。
但時下年輕人所流行的觀念是:在年輕時盡情享樂,待年長之後再開始投資理財。這是錯誤的理財觀。多數年輕人總認為現在離退休還早,手頭資金不多,根本用不著考慮投資理財,也常因此錯失理財的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