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2)

一集不落地看完長達40集的電視連續劇《大宅門》,結合自己平時對經濟管理的思考,不禁有了寫這部稿子的念頭。

一部《大宅門》,裏麵所蘊涵的現代管理學知識太多太多,讓人不僅為劇情的跌宕起伏而叫絕,為曆史的波瀾壯闊而感歎,更讓人為裏麵的管理思想而深深思考。

百草廳是在清朝光緒年間建立起來的藥店,用現代觀念去看,它不僅是一家非常新潮的股份製公司,而且還是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印象裏,股份製公司是洋為中用的舶來品,改革開放之前,中國大多數的老百姓,壓根兒就不知道股份製公司為何物,而遠在清光緒年間即出現的百草廳股份製管理模式,就更加值得我們去回味、去總結。

在《大宅門》中,我們不知道原屬白家的百草廳實行的是什麼樣的企業管理製度,隻知道百草廳在被查封後,由都院招商,董大興、武貝勒和詹渝承辦了百草廳。這家藥店設有完善的董事會,設有執行董事和非執行董事,有沒有獨立董事也不明確。實施的是董事會領導下的總經理製,是非家族式管理。有成熟的破產清算和收購贖回體係。其股票還可以流通,可以抵押和贖回,即便這樣,如此成熟的企業製度太讓人拍案驚奇了。

現在,曆史走過了這麼多年,時間已邁進了21世紀,我們才在著手請券商對許多國有企業進行股份製改造,如果想上市還要接受為期一年的輔導。另外,破產清算和收購贖回體係,包括股票的櫃台交易和三板市場,到現在我們都沒能建立起來,還處於進行時和探索中,還在“摸著石頭過河”。而《大宅門》中的這一切,都那麼真實可信和無可置疑,並有翔實的史料為證。不隻是這些,裏麵還有很多讓我們學習的地方。

一、要掌握核心競爭力:150個祖傳秘方

白家手中有一招最厲害的殺手鐧,那就是白家自家研製的150個祖傳秘方,在此基礎上製成的一批功效神奇的膏丸丹散,形成了“白家老號”的核心競爭力。有了這樣的企業核心競爭力,企業就能在殘酷的商戰中屢戰屢勝,立於不敗之地;有了這樣的企業核心競爭力,倒了的企業還能站起來,垮了的企業還能活起來。

在“白家老號”被查封、被接管、被侵吞後的那段難熬的日子裏,白家這個大家族敗落到衣食都難以為繼的時候,白二奶奶卻始終沒有解雇“白家老號”的那些老人手,始終把他們養在家裏,供他們吃用養家。盡管白三爺死命反對,要解雇他們,可白二奶奶說:“不管多難,有我一口就有他們一口,就是一個饅頭掰兩半兒,也要把他們養著。”道理很簡單,他們是“白家老號”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人才”資本。

後來劇情推進,白二奶奶大鬧百草廳,憑的就是白家秘方,她把自家製作的藥與被接管後的百草廳做出的藥加以對比,公告百姓百草廳在賣假藥。讓董記百草廳輸得心服口服。

回顧白二奶奶再次奪回百草廳這場絕地反擊戰,我們可以意識到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對於一家企業是何等的重要。

二、要有明確的品牌意識與競爭意識

白二奶奶摘牌的那場戲,實際上是一場收購與反收購之戰的序幕。白二奶奶摘牌的理由是:沒錯,百草廳讓你們接管了,可“白家老號”的匾,是白家祖傳的私財。(這段話就差拿出知識產權這個新詞兒了)這不是明明白白的品牌意識嗎?

要想掛我“白家老號”的匾,白二奶奶的條件是要兩股,這實際上就是知識產權入股。百草廳的掌櫃(現在時興叫總經理)董大興不答應,於是白二奶奶就憑這個理由摘了匾。收回了百草廳的專屬商標。被摘了牌的百草廳挨了這重重的一悶棍,被打得兩眼墨黑,終於屈服,請白二奶奶掛匾,可白二奶奶的要價又漲到了5股。事件演變成了股權之爭,整個兒一場收購與反收購的大戰。

此後,在百草廳占據了半壁江山的白二奶奶仍不滿足,砸鍋賣鐵承辦了“南記白家老號”。這是一次資產重組和不良資產剝離,衝銷了許多呆壞賬。於是“南記白家老號”煥發了勃勃生機,斷了董記百草廳的宮廷供奉,或稱作“政府采購”。於是每況愈下、資不抵債的董記百草廳終於走投無路,決定破產清算。早就守株待兔,終於如願以償的白二奶奶出資作價收購,且高抬貴手給了個好價錢,董記百草廳的股東們感激涕零。白二奶奶收購成功。

這段戲真讓人感慨萬千,19世紀就如此先進的市場經濟運作模式和企業製度,怎麼到現在就斷了香火呢?

三、家族企業無序競爭的用人原則

對於家族式企業來說,人才的遴選顯得尤其重要。甚至可以說是生死攸關,選對了人,則企業生;選錯了人,則企業亡。

老爺子白萌堂在臨終前所做的最後一件事英明天縱,他慧眼識英雄,發現了大智大勇、處驚不亂的白二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