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少些應付, 多些投入(1 / 2)

工作態度積極

壓力產生動力

對工作全心投入

不怕吃虧

有團隊意識

我在進行心態培訓的時候,曾就“如何對待工作”這個問題和一些企業管理者進行過深入的探討,大家共同的結論是:應付工作是職場失敗的溫床,全心投入是職場進步的階梯。

有一家規模不大的廣告公司,同時招聘了兩名文案策劃:

小袁和小劉。小袁畢業於北方某名牌大學,廣告公司老板對他寄予的期望較高,所以小袁心裏的優越感很強。小劉隻是當地一所普通高校的專科生,老板一開始並沒有看好他。

對於進入這家規模不大的廣告公司,小袁和小劉的心態反差很大。小袁覺得自己畢業於名牌大學,進這家廣告公司有點屈才,可一時又找不到更合適的單位,手中的鈔票在找工作時已所剩無幾,迫於生活壓力隻得將就,心想著先應付著,有了好的工作再換。小劉則不同,他知道自己隻是一個專科生,謀到現在的工作不容易,所以主動性很強,對工作非常投入。這樣,兩個人的工作效果就產生了很大的差別。

小袁對客戶的策劃要求和意見愛答不理,每天草草處理完手上的工作就早早走人,他的工作效果可想而知。小劉則不然,對於每個客戶提出的策劃要求,他都認真思考,盡量達到客戶的要求,讓客戶滿意。對一些重要的或者有潛力的客戶,他甚至會做出兩三個方案讓客戶挑選。

一段時間以後,小袁的客戶投訴直線上升,老板無奈,不得不在試用期結束之前讓他走人了。而這時候,小劉的業績直線上升,在小袁被解雇的當天下午,老板主動提出給小劉提前結束試用期,並加了薪。在以後的工作中,小劉的積極性更高了,工作更投入了。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個對工作采取應付心態的員工,最終是會被工作拋棄的。我們分析一下小袁被工作拋棄的原因。

第一,工作態度消極。

應付工作是一種態度,而這種態度是對工作不負責任的消極表現。一個人的態度消極了,借口就多,牢騷就多,抱怨就多,主動性就差,就會滋生諸多負麵情緒,在這種情況下,一定很難出色地完成工作。

第二,優越感衍生出“無所謂”的思想。

對一個名牌大學畢業的學生來說,小袁心裏有“高人一等”的優越感,這種優越感讓他產生了一種不屑於與一般大學生為伍的思想。這種思想導致他不安於現狀,沒有踏踏實實地做好本職工作。

第三,對工作沒興趣。

案例中的小袁沒有看上目前的這家廣告公司,又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所以就對工作采取應付的態度。在選擇工作的時候,不可能每個人都如願以償。如果不樹立“幹一行愛一行”的工作態度,就難以激起對工作的興趣,自然也就做不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