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工作中還是生活中,常常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兩個人一起到同一家公司工作,同樣的起點,同樣的崗位,但是,幾年之後兩個人之間卻產生了巨大的差距。一個人成為公司的核心員工,受到老板的器重;而另一個人卻一直在原地踏步,工作上碌碌無為,總是不見起色……
眾所周知,除了少數天才之外,大多數人的稟賦都相差無幾。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兩個人如此巨大的差距呢?是思想!一個人在工作中所取得的所有成就都是他自己思想所達到的最直接的結果。在一個已經被各種條條框框所規範的世界裏,失去思想的進步與突破將意味著徹底毀滅。
美國經營大師巴菲特曾說過這樣的話:“榨出我1克腦汁,再加上16000元,我就可以創造出1000萬的價值。”可見會思想具有何等重大的價值。
一個人沒有技能,可以拜師學藝;沒有知識,可以求學問道;沒有金錢,可以籌借貸款……但一個人如果不善於思想,一切都無從談起。
思想即頭腦、思想即智慧、思想即用心……人之所以比機器高明,就是因為人在工作過程中自始至終有自己的思想,包括想法、創意、挑戰、主動,等等,正是這一區別成就了人在工作中特有的價值。
過去,大多數企業裏的工作都是一些體力活,隻要員工用手工作就可以了。而現在,企業的發展不僅需要傳統的熟練工人,更需要能夠適應新的形勢,用自己的思想去工作的新型員工。
一位成功的企業家對他的員工說:“我們的工作,並不是要你去拚體力,而需要你帶著你的思想來工作。”的確,一名優秀員工絕不是那種隻知勤勤懇懇、循規蹈矩工作的人,而是帶著自己的思想、善於運用自己的頭腦去工作的人。
隨著新經濟時代的到來,員工僅僅做到本本分分地完成工作,盡職盡責地維護企業的利益已經遠遠不夠。新時代企業對員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隻有在工作中充分發揮思想的作用,不斷轉換自己的思維模式與觀念,才會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才是受企業歡迎的金牌員工。
因此,帶著思想來工作,已經成為知識經濟時代的必然要求。如果一個企業的員工缺乏思想、缺乏創意、缺乏頭腦,就創造不出高質量的產品,滿足不了高效率的追求,而且也不會給自己帶來職場上的任何業績,甚至終將被淘汰出局。
本書圍繞“帶著思想來工作”這個中心,選擇了幾個最為重要的關鍵問題,從理念和實踐兩個方麵進行雙向推演和論證。在你仔細閱讀後,相信你會發現無論是對於公司內部培訓還是公司員工個人成長,本書都是最佳的範本與參考工具書。希望本書能夠激發出你的思想力量,在人生和職場生涯中助你披荊斬棘,創造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