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十五章 烽煙伴征塵(三)(2 / 2)

孟聿寒垂眸:“可由東昌關迂回而過。”

李沐辰怒:“迂回!迂回!等你迂回到了,黎國賊寇早已將我尚南邊境踏平。孟聿寒,你何時這般忸怩,我一個人的命沒那麼值錢!下令吧!”

穀老頭攔在馬前:“李小子,你先下來。我來布一個陣,為保全實力,由你領五千精兵做餌,不用拚死破他一路軍,隻需引他任一一方過來救援,小孟你屆時把握時間領軍南下。”

李沐辰、孟聿寒皆點頭。

穀老頭又向李沐辰道:“這一戰凶險萬分,全憑個人造化。有可能一去不回,若能全身而退,要南下要回京都隨你!”

李沐辰冷笑一聲,爹娘,兮兒,李府中人,失去他們,家已不家,他還會眷戀這塵世嗎?生死早已不在意,此戰凶多吉少,若是死,他便早去黃泉會他的兮兒與家人;若是生,便讓兮兒多等一時,待他殺了皇甫軾再去尋她!

午後風起,李沐辰整軍待發,見穀老頭也是一身鎧甲,不無驚訝。

穀老頭道:“看什麼看,我老頭可不是文弱書生,隨你一同入陣,好隨時應變。”

旌旗獵獵,號角鳴鳴,馬蹄揚起漫漫黃土,李沐辰一身戎裝策馬在前,按穀老頭的布陣前進。此地並非一馬平川,為丘陵地帶,為行軍布陣創下了條件。

未幾,對方的號角鳴起,皇甫軾黑壓壓的大軍舉著刀劍迎來。

李沐辰勾唇:“很好!盡管來吧!”

一聲令下,兵馬散作兩路,像雄鷹張開的翅膀,覆納獵物。五千精兵在騰起的黃沙中生生造出千軍萬馬之勢。這一招故布疑陣,加之本是十萬之師,不怕皇甫軾不上當。

穀老頭揮動著大旗指揮陣形變化,李沐辰在陣中最前處衝殺,馬蹄踏碎山河田地,亦踏碎他心中的笑容希冀,怒吼聲中,他揮劍如雪,寒光乍現,讓無邊的恨意揮灑。

猛烈的攻勢和變換的陣形將皇甫軾的來軍打散,甚至狼狽地後退。依皇甫軾的性格,絕不會容許這樣的一再敗退。不出所料,很快便可見,往西的緩坡上,援兵洶湧而來。

“等的就是你們!”李沐辰笑意寒冽,揮劍縱馬疾馳向前,領著千人,依陣形之變,居於丘上迎擊。高處戰時處在有利的地位,李沐辰一揮手,千人之中占半數的弓箭手置於最前,利箭上弦,直射向來軍。

箭矢飛舞,李沐辰目視著一個個倒下的敵人,到底數目龐大,隻怕攻上隻是時間問題。但即便敵眾我寡,想要攻上這有利地形也還是需要耗些時間的,隻盼聿寒能爭奪時間領軍而過。

血腥味彌漫在天地之間,戰馬的嘶鳴和士兵的哀嚎遍野都是。已不知過了多久,遠處傳來熟悉的號角,李沐辰一顆心落地,他知道孟聿寒的九萬精衛軍已避開阻攔、順利南行。

接下來,便是他不問生死、背水一戰的時刻。

不消多久,他們的箭矢已盡數用完,隻能正麵禦敵。森寒的長劍直撲來人。少了箭陣攻勢,大軍如潮水般向上湧來,兩軍陷入廝殺中。

孰料,皇甫軾的大軍之後,竟也隱著一路弓箭手,此時已進到最前,對著高坡上挽弓射箭。箭矢如漫天飛雨一般,變了個方向,再次在這塊坡地上上演。有士兵一個個在李沐辰的身旁哀叫著倒下。

高坡在此時便暴露了劣勢,將他們一清二楚地亮在敵人麵前,避無可避。隨著時間的推移,盾牌和長劍已不能發揮原本作用。

李沐辰騰身揮劍,劍花飛揚,可到底不是銅牆鐵壁,胳膊與大腿皆已負傷,箭鋒掃過他的臉頰,鮮血滴落。他早知這方已是強弩之末,本欲保全一眾將士適時撤退,眼下隻怕都要陪著他殉國殉家、埋骨山野。

喊殺聲如雷,李沐辰已精疲力竭,卻仍舊怒吼著劍刺向前。更多的箭釘在他的身體上,鮮血像不會枯竭一般,源源向外流淌。他已聽不見任何聲音,隻看到身前身後的戰友漸次倒下。

他的雙眼被血色模糊,一支箭矢沒入腹中,長劍也難以支撐他穩住身形,他遍插著箭矢的身體終於倒下。

閉眼之前,他看到了爛漫的鮮花和紛飛的白雪,看到了父母的音容,看到了他的家人,還有那個在寒風中執著他的手說“我等你回來”的女子……將手伸向無名的方向,他噙起溫柔的笑容低喃:“兮兒,等著我……我來了!”

他不知道,墨雲低垂的那一邊,一個女子的馬車已經駛過了山原與河流,駛進了這片戰火紛擾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