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終南山顯威(1 / 2)

在一處偏僻而安靜的山洞裏,一個約十六歲的少年正坐在地上默默運功。此人便是寒雲風。自從與李莫愁交手後,寒雲風便躲到此地療傷。此刻他心裏卻有點自責自己大意,出來行走江湖居然沒帶療傷聖藥九花玉露丸。寒雲風已中五毒神掌之毒,並受了內傷。也隻好依靠小無相功的精妙慢慢調理。時間飛快,轉眼間,已過去一月,寒雲風身上的毒已經驅散,而內傷已基本痊愈。心裏暗暗感慨:與李莫愁這等高手交手卻是獲益良多。

“那老處女,若少爺我會天山六陽掌,又何必怕你這區區五毒神掌。”寒雲風小聲嘀咕道。“不過要催動天山折梅手及天山六陽掌這兩門絕世武功,要至少七重的小無相功。”逍遙派絕學對內力的要求實在是苛刻,當初以慕容複的修為在西夏皇宮練習逍遙派絕學仍然會出現不適。在這強者為尊的江湖,你隻有武功越強,才越能保障自己的生命。寒雲風自付沒有郭靖的機遇,也沒有楊過,令狐衝九死一生的暴強運氣。為今之計,練好現有的武功才是上上之選。打定主意後,寒雲風便在這人煙稀少的荒山野嶺,風餐露宿。偶爾打點野味,摘點野果,而後山之中正好有一潭清水,可用來洗浴之用,日子好的好不愜意。

山中無歲月,寒雲風在山中已不知不覺過去三年,現在已是十八歲。小無相功終於突波第七重。至此,他的內功縱然比起五絕仍有差距,但是卻已躋身武林一流高手之列。逍遙派兩大絕技天山折梅手及天山六陽掌已被寒雲風運用的相當熟練。“真期待天山六陽掌與降龍十八掌的強強碰撞。”寒雲風自言自語。

簡單的收下行李,偏向終南山走去。趕路數日後,終於到達目的。

終南山又名太一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簡稱南山,是秦嶺山脈的一段,西起武功,東至藍田,千峰疊翠,景色幽美,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稱。主峰位於周至縣境內,海拔2604米。

終南山為道教發祥地之一。據傳,周康王時,天文星象學家尹喜為函穀關關令,於終南山中結草為樓,每日登草樓觀星望氣。一日忽見紫氣東來,吉星西行,他預感必有聖人經過此關,於是守候關中。不久一位老者身披五彩雲衣,騎青牛而至,原來是老子西遊入秦。尹喜忙把老子請到樓觀,執弟子禮,請其講經著書。老子在樓南的高崗上為尹喜講授《道德經》五千言,然後飄然而去。傳說今天樓觀台的說經台就是當年老子講經之處。道教產生後,尊老子為道祖,尹喜為文始真人,奉《道德經》為根本經典。於是樓觀成了“天下道林張本之地”。

王重陽和周伯通之後的全真七子,武功勉強可以算做高手,但要統帥這天下第一大教,卻過於勉強。而三代弟子,更是出了一個漢奸一個淫賊,讓全真教顏麵無存。

在這個沒有工業汙染的時代,終南山卻是人傑地靈,那自然美麗的風光那卻是後世人工建造的旅遊勝地可以相比。

此刻,寒雲風心情大爽,便運氣輕功向重陽宮急奔而去。隻聽到耳邊呼呼的風聲,大有一種天下我有的氣魄。

奔跑了一段路後,耳邊傳來一陣兵刃聲,於是小心的上前觀看。原來是全真教的弟子在此習武。於是寒雲風悄悄靠近並躲在大樹上偷看他們習武。作為一個現代人對於江湖人所不恥的偷看別人習武,他可絲毫不放在心上。但偷看了一會,覺得這些全真弟子所練習劍法太過平庸,怪不得全真教後繼無人。接著又聽到兩個輩分較高的人,互相稱為“尹師弟”,“趙師兄”。寒雲風就明白這兩個便是全真教的兩大敗類,而他們所教弟子也應該是全真的第四代弟子。武林當中總是一代新人換舊人,而堂堂天下第一大派卻是一代不如一代。心裏對全真教鄙視一番後。便拿起從街上剛買的麵具戴在臉上。然後從大樹上一躍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