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迷途少年與道士(1 / 2)

昨夜,相木鋒做了個夢,夢見了夜空。

因果循環,猶如日思夜想般。

自己會夢到夜空,那麼夜空必然是與自己有所關係,相木鋒不會相信沒來由的夢,所有的夢都是必然,而非偶然。

昨夜是少年的昨夜。

張狂少年,昨夜舉劍打了老鼠。

懦弱少年,昨夜觀人破境。

迷路少年,什麼也沒做,依然迷路。

“少年,你有什麼想法嗎?”

少年搖頭。

“那便由我來想如何?”

少年還是搖頭。

“你是拒絕嗎?”

少年依舊搖頭。

沒有想與不想,對於所有都是否定。

道長由昆山而來,看見那一劍之後而來。

隻是道長沒有勇氣去挑戰,就像相木鋒說的一樣。

既然沒有勇氣去挑戰,那又為何而來,道長不解。

沒有想法而來,是為迷途。

迷途道長遇見了迷路少年,也就有了對話。

少年不普通,普通少年自然是不會迷路,而迷路少年自然是不會普通。

隻是少年不姓相木,所以無人注意。

雖然一樣是頂著風雨夜行,但卻是打了傘,所以無法讓人注意。太過的平凡,不平凡的人做著平凡的事,好叫人心疼。

本不是平凡之事,卻是紮在人推中變得平凡,人們無法去理解,所以讓人心疼。

“風起了”道長感慨道。

道長說“風起了”自然不是說周圍的風,因為周圍的風從來沒停過,自然不需要再做強調。

對於“風起了”道長也很傷心,因為自己無法站在風中,因為自己老了。

人老了就會怕死,所以無法站在風中,哪怕道長本就活不久了,也無法生出勇氣去拚最後的一下。

“你既然沒有想法,那便交給老夫來想如何?老夫已然時日無多,無法再站在那風中了,那麼就由你來承受風雨如何?”

“好”這是迷路少年說的第一句話,對於一樣的話語給出了不同的回答,像是感動卻是不然,隻因被問了兩遍,僅此而已。

道長有些吃驚,明明是自己想要的結果,依然吃驚。

豎日清晨

“你昨晚好像回來得很晚”

語氣平淡,明明是在和自己的孩子說話,而自己的孩子也隻是16歲少年。

對於16歲少年的晚歸沒有斥責,隻是平淡的說出自己知道自己的孩子晚歸的事實而已,沒有強調對與不對。

“嗯”莫離平淡的答道。

母子之間一直都是如此的平淡,從來都不會為對方而擔心,也就少了很多的關心,至少雙方無法感知到來自對方的關心。

“我要離開了”依舊平淡。

“哦,那需要帶什麼東西嗎?比如衣服還有手表需要備份嗎?”

日常的對話被理解成為了要出遠門,哪怕是莫離真的要離開。

明明沒有明言,卻依舊感知到了,這算是母親的強大之處嗎?

“不用,那些已經不再需要了”

沒有解釋,那便是接受。

“對方是什麼樣的人?”

“不知道”

“總之,好好照顧自己”

“我一直都將自己照顧得很好,母親不是一直也沒擔心過嗎?”

“那倒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