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警司那落,費勁地睜開了眼睛。稍稍愣了幾秒,定了定神之後,抬手關掉了臥鋪邊上的開關,吵人的催促聲戛然而止。身體再次被黑暗與寂靜所擁抱格外舒服——他想再躺一會兒,不過就這樣他也平靜不了多久了。臥鋪猛然一震——從飛船本身傳來巨大的聲響與顫動——那是引擎製動時特有的,預示著飛船將要從超光速巡航中解脫,回到正常的空間中。
“行星安卓宇宙港——本次航程的終點站就要到了,請各位旅客提前準備。到達時間,地球時間上午九點二十七分。歡迎您再次搭乘本航班……。”
那落翻身坐起,首先確認了一下日期:五月三日。這麼說來,從地球上船開始,他已經在“冬眠係統”的關照下睡了十一天了。
“太好了。”他的心裏偷著笑了。這十一天雖然在睡覺,但還是在“工作”中度過的,明天就是四號了,這個月的工資加出差補貼拿到手了。想到這些,他跳下鋪位,抄起杯子洗臉去了。
光速是人類至目前為止可以達到的最高速度,卻仍然不足以解決宇宙中以光年為單位間的旅行問題。於是科學家裏另外想了一條路——將旅程變短。再配合上光速旅行。這種技術應運而生,在一百八十年前成為現實。不過將空間進行壓縮需要強大的能量,每次“跳躍”的距離不能過長。從地球到邊疆星域“安卓”之間有五百多光年的距離,全程中間停了十一站——就是說每次光速飛行的時間不到半天。你當然可以指出這是技術方麵的缺陷,不過運輸公司方麵則聲稱是出於“上座率”的考慮。不論哪種理解都不能回避的——許多的時間被浪費在補充能源的中間驛站上了。
在飛船進入安卓星軌道的宇宙港時,那落換好衣服洗漱完畢。在行李存放處叫起他的行李箱。他在前麵走,他的“朋友”——行李箱如忠實的愛犬一般緊貼著他。對於那落這種年過三十依然有業無家的“職業旅人”,行李箱堪稱是其最好的夥伴,至今伴他旅行在各個星係漂來漂去已經五年了。這期間那落像個發燒友一樣,投入不少資金來升級“他”的電腦係統,使“他”的智慧更加生動、擬人化。
沿著安卓運行的軌道附近有一道光環,分散著無數的小行星。其中體積略大,稍微有點規模的小行星上多建有太陽能發電站,太陽能電池板如田野中的莊稼般,“生長”在這些漂浮的岩石上。反射著陽光,閃閃發亮。安卓上不產煤和石油,也沒有使用核電,一切采用最環保、最便於管理的太陽能發電,再經過微波轉輸技術,將電能傳送回安卓上的接收站。
“這是極少見的景色啊。”箱子上的小燈隨著語調閃爍著,發出讚歎的聲音。
“到站下去之後,我得先抽二根提提神,然後去吃飯。生來頭一回,躺了十多天真受不了。”那落說。
“他們不是定期幫你翻身,以免長褥瘡嗎?”箱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