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有,那篇《飲馬長城窟行》就是,隻是沒那麼明顯的字句,“悠悠卷旆旌,飲馬出長城。”總不見得是誇胡人的。
大漢曾差點讓這片土地的相信天命——差點認為此間王朝,唯大漢永存。
畢竟…
被逼入到絕境,還能有隕石天降、解圍救命,這怎麼看都像是有仙人相助。到了東漢末年,曹操那般驍勇,都因大漢緣故,遲遲不敢稱帝,孫權來勸,願意稱臣,但他依舊沒認,至死都自詡是大漢臣子。
隻可惜,哪怕蜀漢有皇叔、武侯,依舊沒能逆天改命。
大漢之後,便再無大漢那般的王朝了。
大唐就想做第二個,甚至…還想要比大漢做的更好。
李治的心情有些複雜,這件事本該是由父皇來做,但父皇最終交給了自己,這是一份重擔,他深吸了口氣:“所以本王要立道,立下一個規矩。”
說著,他揮了揮手,讓內臣進來,把準備好的紙張分發下去。
這上麵,是李世民和尹煊,外加尹露露和李治這個掛件,一起商量出來的。
內容不是很多,條條框框大抵隻有一百多條。
包含了戰爭、貿易、外交等方方麵麵的東西,表述的意思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大唐不幹涉這些國家的獨立發展。
但…如果出現了什麼矛盾,大唐擁有一切的調停權。
除此之外,就是對朝貢體係的補充。
“外臣”這兩個字,在此之前,一直都隻是個概念,他們朝貢他們的,大唐發展大唐的,兩不幹涉。
但現在可以了。
外患是一直困擾了這片土地許多年的問題,好不容易大唐平息了外患,現在就要趁著新的外患還沒冒出苗頭的時候,就把它掐死。
這些外邦國家,都會根據他們的國家體量,被大唐冊封不同的爵位。
而他們,在除自己國家之外的場合,便隻能以這些爵位稱呼。
除此之外,每個國家,每年在軍隊的發展上,都有一定的限製,而且要對大唐公開自己軍隊發展的情況、軍隊使用情況。
大唐擁有…自由抽查的權力。
其他的都還好說。
最後這一條,幾乎是紮到了所有外邦使臣的命脈上——其他的都是麵子上的問題,和以前的朝貢差不多。
唯獨這一條,讓朝貢落到了實質上。
大唐是宗主,他們是臣子。
軍隊的強大與否,是直接決定一個國家的強盛與否,若連這個根本都要被人視察、被別人管理,那又哪有強大的可能……
但是拒絕?
沒有人敢開這個口。
李治看起來也是文文弱弱的,可大唐看起來文文弱弱的人,又有哪一個是真的好欺負的?
正陽公看起來溫柔,尹露露看起來也溫柔,甚至…李世民看起來也還算溫柔。
但他們的本質是什麼樣的?
這個李治,他們很難相信,他就隻真的文弱。
又一個多小時過去,屋子裏依舊沉默著。
李治抬手,輕輕敲了敲桌子:“這麼久過去,便是你們漢文不好,也應讀懂了上麵的內容。”
“覺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