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在戶部的管理、經營、了解上,都遠不如尹景澈。”
“這些年來,臣失職很多,可尹景澈在臣離開大唐之後,接手戶部,所做之事,更為妥帖。”
洋洋灑灑,唐儉說了一堆好話。
一旁的官員們看傻了眼。
有人臉上漸漸浮現出懊悔之意,狠狠一拍手,跺了下腳——他們一直都想著該如何同正陽公打好關係。
但正陽公軟硬不吃,他們能和正陽公做普通朋友,卻沒辦法拍正陽公馬屁,成為他幕下之賓。
唐儉給了他們啟發。
既然沒有辦法拍正陽公馬屁,那就拍一拍尹露露的馬屁,這位可是朝堂上的新星,拍好她的馬屁,總不會有壞處的。
他們之所以懊惱。
其一是因為,他們此前沒想到這個法子。
其次也是因為,這種事,第一個去做的人,自然是有最多的好處,後繼者不免落了俗套,這最大的好處,被唐儉這麼一個已經沒進取心的人攝取去。
虧了啊!
李世民挑了挑眉,看向唐儉,有些意外:“你真是做此考量?”
就像唐儉想的那樣,李世民的確是有想要提拔尹露露為戶部尚書的考量,但一直沒說,就是在顧忌唐儉的想法。
讓一個年紀輕輕的小輩,頂替了自己的位置,對大多數人而言,哪怕知道原因,心裏也都會不舒服。
李世民原本的打算,是誇一誇戶部,再把唐儉平調、或是再提拔一下,唐儉也是有能力的一個人。
戶部侍郎接任尚書,尹露露接任侍郎,再過個一兩年,將尹露露提拔到尚書的位置上去。
這是最平緩、最無害的過渡方法。
他是沒想到,唐儉這人竟然自己主動要求了起來。
“當然!”唐儉理直氣壯,“所以臣懇請陛下調尹景澈為戶部尚書,順便臣想告老還鄉,請陛下一並應允。”
“提拔可以,但告老還鄉不行。”李世民沒有中唐儉這麼簡單的文字遊戲,把這個問題拆開了回答,“既然如此,朕也不會虧待你。”
“朕便命你為太子太傅,莫要辜負了朕的期望。”
唐儉一頓,苦著臉應了下來。
這和韋家的那個職位不同,太子太傅的職責,是負責監督太子的言行舉止,讓唐儉這麼一個懶散的人去做這件事……
這其中,多多少少是帶著些許報複的意味了。
尹露露的調動,也塵埃落定。
雖然…這麼一個年紀輕輕的姑娘,官拜尚書,多多少少讓他們覺得有些不自在——但看在八百萬貫的麵子上,看在後續還有一千多萬貫的麵子上,他們覺得自己可以忽略這點無關痛癢的不自在。
商議好這件事後。
李世民皺著眉頭,麵色沉重,像是在做什麼艱難的考量。
好一會後,有官員不耐煩起來,準備站出來說事的時候,李世民緩緩站了起來,看向這群官員們,輕聲說道:“正陽公,這些年的功績,都快在朕的書桌上擂了厚厚的一摞了。”
“都快把朕給埋進去了。”
“總這麼拖著,不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