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了,吃點抗生素。
再嚴重點?人家當然直接去醫院了,輪得著他操心?
至於剩下的那個名額,白向陽當然也不能浪費。
雖然不能明目張膽的買賣,但可以偷偷摸摸的。
這年頭工作崗位可是香餑餑,能賣不少錢呢。
“叮!”
白向陽聽到係統的提示音,點進去看了下,顯示在加載中,進度條走的比蝸牛還慢。
幹脆也不等了,拿著劉瑞國給的蜂窩煤票直奔城外蜂窩煤廠,買了500個蜂窩煤。
四九城的冬天幹巴巴地冷,靠硬扛是不可能硬扛的。
一個小時後。
“勞駕您,讓個道!”
白向陽跟著送煤師傅七拐八拐,拐進了南鑼鼓巷,最終在95號大院門口停下。
沒錯,他穿越到了《情滿四合院》裏。
這個院子裏可謂是人傑地靈,人才輩出。
道德天尊易中海。
棍棒慈父劉海中。
精打細算閻埠貴。
寡婦世家何雨柱。
盛世白蓮秦淮茹。
招魂法師賈張氏。
……
這一個個性格迥異,個性鮮明的人物,使得電視劇上映多年,依然熱度不減,霸榜電視劇市場多年。
此刻。
前院的三大爺閻埠貴滿臉滿身的煤灰,正在用煤粉和黃土和泥。
抬頭看見拉蜂窩煤的板車停在院子門口。
閻埠貴笑道,“師傅,您走錯門了,我們院子都自己搖煤球,沒有買蜂窩煤的。”
現在的蜂窩煤有兩個規格,四寸的一塊是一厘九,五寸的是三厘二。
一個冬天取暖加做飯,少不了幾百塊蜂窩煤,最起碼得好幾塊錢。
在這個人均工資20塊的年代,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而且這玩意還限量供應,得要票。
所以大部分人家都選擇用煤球。
煤球的主要原料是煤粉和黃土,黃土城外就有,不要錢,煤粉便宜,還不要票。
這一來一去,一個冬天就能省下好幾塊錢呢!
正經過日子的人家,哪有用蜂窩煤的?
拉板車的師傅狐疑地看了一眼大門口的門牌號,
“南鑼鼓巷95號,沒錯啊?”
“您肯定走錯了地兒,不信您瞅瞅,今天我們這院兒家家戶戶都在搖煤球呢。”
師傅探頭往裏一瞅,可不是咋地?
中院老的小的好幾口子人,渾身烏漆嘛黑的,都在拿著籮筐搖煤球呢!
板車師傅看向板車後邊的白向陽。
白向陽笑道,“沒錯,是95號,您往裏走,最裏麵的院子。”
閻埠貴愣了一下,皮笑肉不笑,“呦!向陽,你買的蜂窩煤啊?”
“這不天氣冷了嘛,三大爺,您忙著。”白向陽說著向院子裏走去。
三大爺臉上笑眯眯的,眼睛滴溜溜盯著板車轉,看能不能撿兩塊。
這玩意純度高,不像自己搖的煤球,黃泥多,不經燒。
一場大雪,讓四九城氣溫驟降。
還沒來得及預備煤球的人們都在著急慌忙的趕製煤球。
一院子的人好不熱鬧。
唯獨賈張氏悠閑地坐在自家門口,納著鞋底子。
自從看出來一大爺想讓她兒子賈東旭養老之後,他們老賈家就沒自己做過煤球。
過去幾年的冬天,賈家就是燒的一大爺家的煤球。
一大爺家的煤球燒沒了?
沒關係,盜聖自會出手。
“誒!我說,白向陽,你買那麼多蜂窩煤,反正燒不完,給我家分一半唄?”賈張氏眼都直了。
活了半輩子,這洋玩意隻見過,沒用過,聽說比煤球好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