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1 / 1)

我叫淩林,是一個不入流的作家。我喜歡蘇晴,但她好像隻把我當好朋友。小時候我們說過,長大後要一起去旅行,現在我們長大了,也真的開始了旅行。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這就好比一個承諾,不夾雜任何特殊的感情。2010年9月19我們到了第一站,它有個很典雅的名字——烏鎮。

選擇烏鎮作為第一站,並不僅僅是因為它是國家5A級景區,而是因為在網上看見了這樣一句話:“偷得浮生數日閑,清晨在小巷走一走,夜裏在河邊坐一坐,滿目所見,小橋流水人家。那一刻,甚至有一種錯覺,仿佛烏鎮等待千年就是為了等待我們的出現。”

我喜歡有故事的地方,蘇晴喜歡一個歌手叫劉若英,烏鎮恰恰有過一部電視劇《似水年華》是劉若英主演的,雖然結局很悲傷,但不妨礙我們感受這的美麗。

“木木啊,你覺得是這好還是大都市好?”蘇晴的眼裏充滿了羨慕,她不自覺的踮起了腳尖,看著四處的遊船在清澈的水裏飄過。

“當然是大都市,在這估計都上不了網。”我違心的說。

她鄙視的衝我揚了揚中指,便繼續遊玩。我苦澀的笑了下,其實我想說,你喜歡哪,我就願意去哪。但我無法說出口,我害怕被拒絕,更害怕在她沒有喜歡上我之前說出來,我希望機會一直都在。

正午的太陽即使在秋季也是很惹人煩,我和蘇晴決定在西柵吃點東西。找了家西柵民宿,要了當地有名的家常小菜醬鴨、春筍蒸鹹肉和野菜油豆腐,最後又應房東推薦點了紅燒羊肉,酥酥的,甜中帶辣。

“好撐,嘿嘿,不過真好吃。”蘇晴拿紙巾擦了擦嘴,臉上洋溢著滿足的微笑。我點了點她的腦袋,便拉著她打車到了東柵。

這兒是茅盾故居所在,烏鎮千年的曆史積澱,飄逸的文化氣息都來自這裏。比起西柵的商業化,我更喜歡這裏,顯然蘇晴也很喜歡,這回到成了她在前麵開道,拉著我逛完了橋裏橋、逢源雙橋、以及很多的文化館。

逛累了,我們便坐了遊輪休息15分鍾,然後繼續殺向皮影戲、船拳等表演地點。不知不覺,入夜了,我和蘇晴又打車回到了西柵放行李的賓館。

“請問,你們這晚上還有什麼好玩的嗎?”蘇晴不想回房間,便眨著眼睛問前台的服務生。

“嗬嗬,西柵的夜景可是全國有名的,而且還有露天電影可以看的。”

蘇晴聽完便拉著我到了放露天電影的地方。我們安靜的坐在座位上,看挺久前的《上甘嶺》,但我想我永遠都忘不了這個時刻了。古老的膠片機,顫抖的光,斑駁的牆壁上,還有那“塔塔”的轉動聲一切都深深的印在腦海裏。這是我和蘇晴第一次一起看電影,不是講述愛情,不是巨資打造,卻值得用一生去品味回憶。

看完電影,我們在街上瞎轉了會便回了賓館。雖然很多次我都想不經意間牽起蘇晴的手,但我最終還是握成了拳,直直落下。我送蘇晴回了她的房間,她進去前突然轉頭問我:“你是不是有什麼忘了說了?”

我的心好似停止了跳動,難道她發現了?不應該啊......蘇晴看著我呆呆的樣子,撲哧笑了,跳起來敲了下我的頭:“晚安,木木。”

門慢慢關上了,我看著那老舊的布滿紋理的門,突然想告訴她,傻子,我愛你啊。

天空上有零散的星星在閃著奇異的光,我靠著土牆,望向窗外的月亮,想起那句歌詞:“若隻為排解孤單,那麼誰都可以,但在這星辰隕落之夜,我再也無法欺騙自己。”蘇晴,我要怎麼告訴你,我愛你。

2010年9月20,這天,下起了小雨,蘇晴和我還是去了《似水年華》中的染坊。染坊的天井裏,倒映著我和蘇晴的麵孔,我閉上了眼,想象著白色花布上所停留的思念與哀愁。我牽起了蘇晴的手。

“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