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是接受自己並喜歡自己,是悅納他人並尊重他人;信心是正向思考,是積極改變;信心不是盲目驕傲,而是理性認知;信心是信仰自己的內心力量,無論何種境遇,都不逃避、不躲避、不拋棄、不放棄。
【自助者天助,自尊者人尊】
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
一隻狼餓得隻剩皮包骨頭,偶然中,它碰到了一隻很強壯、很體麵的大狗,胖胖的,毛色光亮。由於不小心,這隻狗迷了路。餓狼想襲擊它,把它撕得粉碎。
但那隻大狗是那樣的強壯有力,它的抵抗一定會猛烈無比。於是這隻狼低聲下氣地去接近它,在交談的過程中稱讚它長得很強壯,並且說自己很羨慕它。大狗回答說:“狼先生,要想和我一樣胖,這完全在你自己。離開樹林吧,你會過得很好的。在這裏,你們的日子過得是多麼淒慘,你們像乞丐一樣。你們的命運就是活活餓死,因為你們毫無保證,沒有免費的飯菜,一切全靠武力去奪取。跟我走吧,這樣你就能改變你的命運。”
狼回答說:“那我應該幹些什麼?”狗說:“什麼都不用幹,你隻要趕走乞丐,去拍家裏的人馬屁,討主人的喜歡。這樣你所得到的報酬,就是各式各樣的殘羹剩飯,鴿子骨頭、雞骨頭,還有那千百次的愛撫。”狼已在想象那種快樂,這使它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回去的路上,狼見到狗脖子上的毛已全部脫光,它問:“這是什麼?”
“沒什麼。”
“沒什麼?”
“這不值得一說。”
“究竟是什麼呢?”
“你看到的也許是我那帶過頸圈的地方。”
“帶頸圈?”狼說,“那你就不能自由自在地跑來跑去?”
“不總是這樣。但這又有什麼關係?”
“這大有關係。你那各式各樣的飯菜我一概不稀罕,花那樣的代價,我寧可不要。”
說著,狼拔腿就逃,轉眼間便不見了蹤影。
狼不會為了嗟來之食而不顧尊嚴地向主人搖頭晃尾。
俄國作家契訶夫曾寫過一篇小說,名為《小公務員之死》。小說大意為:有一個小公務員一次去看戲,不小心打了一個噴嚏,結果口水不巧濺到了前排一位官員的腦袋上。小公務員十分惶恐,趕緊向官員道歉,那官員沒說什麼。小公務員不知官員是否原諒了他,散戲後又去道歉。官員說:“算了,就這樣吧。”這話讓小公務員心裏更不踏實了。他一夜沒睡好,第二天又去賠不是。官員不耐煩了,讓他閉嘴、出去。小公務員心想,這下子得罪官員了。他又想法去道歉。小公務員就這樣,因為一個噴嚏,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負擔,最後,他死了。
這是一個看似荒誕的悲慘故事,我們在為小公務員的死惋惜的同時,也為他的軟弱和缺乏自尊而歎息。
自尊自愛是一個獨立自主的人必備的品格。智利作家尼高美德斯·古斯曼說過:“尊嚴是人類靈魂中不可糟蹋的東西。”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也說過:“如果你想受人尊敬,那麼首要的一點就是你得尊敬你自己。隻有自我尊敬,你才能贏得別人的尊敬。”
現實生活中,類似小公務員這樣的毫無自尊的人,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他們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己作踐自己,自己願意與人為奴、供人驅使,而且表現得比自卑的人更為嚴重。這樣的人,喜歡仰人鼻息,看人眼色行事,以溜須拍馬為能事;這樣的人根本沒有自我意識,根本想不到自己也是個堂堂正正的人,他們一旦失去別人的保護,一旦失去他的“主人”,就會一下子垮掉。
有奴性心理的人,其實是十分可悲的,他們活著,卻沒有自我。一個沒有自我的人,活在這個世上,有什麼意義呢?自己做什麼事,似乎都跟自己無關,似乎隻跟別人有關,隻跟他的“主人”有關。當主人想做什麼的時候,他盡力為主人去做,根本不考慮自己想不想去做;當主人不想做什麼的時候,他自己就是很想做,也不會去做。
明代呂坤說:“既做人,在世間,便要勁爽爽、立錚錚的。若如春蚓秋蛇、風花雨絮,一生靠人作骨,恰似世上多了這個人。”意思是說,我們既然做了人,在世間,就要剛強有骨氣。如果像春天的蚯蚓、秋天的蛇,像風中的花草、雨中的柳絮,一輩子仰人鼻息,那就如同世上多餘了這個人。
中國有句俗話:男兒膝下有黃金。現代社會是民主社會,是人人平等的社會,人人具有平等的權利,我們沒必要看到別人有地位、有金錢就不自覺地軟了自己的膝蓋。缺乏自尊的人是可悲的,他們會因此而扭曲自己的性格,改變自己的正確看法,作出違心之舉;他們會動輒迷失自己,供人任意驅使;他們會在權勢者麵前唯唯諾諾、小心翼翼,使自己徒增苦惱。而更糟的是,他們自卑自賤的舉動,換來的隻能是讓人瞧不起。
徐特立說:“任何人都應該有自尊心、自信心、獨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輕人,自信不是自滿,獨立不是孤立。”這話說得很對。自尊是一種對平等的要求。無論你是大學教授還是撿破爛的,無論你是有錢人還是窮光蛋,無論你是小公務員還是高官,我們既無法自傲也無須自卑。
列寧曾在進入克裏姆林宮時遇到衛兵的攔阻,要他出示證件。旁邊的人急忙說:“這是列寧同誌。”衛兵說:“任何人都必須出示證件。”列寧說:“他是對的,我忘了出示證件,對不起。”
列寧和衛兵都表現出了可貴的品質:不因對方的身份而屈從或輕視對方。衛兵和列寧,都值得我們學習。
一個獨立自主的人,是消除了奴性心理的人,他會自尊自愛,進而自強自立。在充滿競爭的職場,隻有自強自立,方能大有作為。
底線哲語
一個獨立自主的人,是消除了奴性心理的人,他會自尊自愛,進而自強自立。在充滿競爭的職場,隻有自強自立,方能大有作為。
【敢為人先,不懼人言】
秦國橫掃六合,平定天下,很多人都從經濟基礎雄厚、武器先進等各方各麵去分析它勝利的原因,但其中少有人知的是,開戰後,當他國將士縮進臃腫的盔甲裏尋求自保的時候,秦國士兵卻是不帶頭盔,脫掉戰袍,赤膊上陣,如雄鷹撲殺狡兔,腋下夾俘虜,手上提敵軍首級,還騰出另外一隻手來繼續殺敵。這樣的虎狼之師哪有不勝的道理?
人在職場,到處都充滿著競爭、充滿了挑戰。那種將膽小與怯懦拋之腦後的精神,是很多人成功的重要原因。
1956年,58歲的哈默購買了西方石油公司。石油是可以賺大錢的行業,正因為最能賺錢,所以競爭尤為激烈。初涉石油領域的哈默要建立起自己的石油王國,無疑麵臨著極大的困難。
要建立石油王國,油源就是一個不小的問題。1960年石油產量占美國總產量38%的德克薩斯州,已被幾家大石油公司壟斷,哈默無法插手;沙特阿拉伯是美國埃克森石油公司的天下,哈默難以染指……
既然已有的幾大油源哈默弄不到手,他隻有尋找新的油源了。為了尋找到新的油源,他請專家進行勘測。1960年,當他已經花費了1000萬勘探基金,但是仍毫無結果時,哈默冒險地接受了一位青年地質學家的建議:舊金山以東一片被行士古石油公司放棄的地區,可能蘊藏著豐富的天然氣,哈默的西方石油公司應該把它租下來。
這時哈默並不清楚這個大膽的行動是不是他今生最後一次冒險,但他仍然努力去做了,並投入了從各方麵籌集的大筆資金。
每向下鑽一定的深度,哈默都迫不及待地詢問結果。他抑製住那種“每鑽一定深度,就少一絲希望”的想法。終於,在鑽到860英尺深時,鑽出了加利福尼亞州的第二大天然氣田,估計價值有2億美元之多。
風險和利潤的大小是成正比的,巨大的風險能帶來巨大的收益。大膽冒險與收獲常常是結伴而行的。人生最有魅力的事業,總是讓命運安排在最有風險的絕壁之上,隻有那些將“不敢”拋之腦後、不怕孤獨、不畏艱難的先驅者,才敢闖進他人未到之地,做別人未做之事。
2007年在胡潤鋼鐵富豪榜上排名第一的鋼鐵大亨沈文榮,不但被認為是“蘇南模式”的最後一位守望者,還被業界稱為“沈大膽”。“敢為天下先”是他大膽性格的鮮明標簽。他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也說,敢為人先的經營決策,是他創業成功的關鍵,也是新時期蘇商應有的秉性。
20世紀70年代中專畢業後,沈文榮被招進軋花剝絨廠軋鋼車間,做了一名鉗工。當時,小軋鋼廠的年產量隻有三四千噸,並且品種單一,競爭力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