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火星探測任務的“勇氣號”和“機遇號”火星車發回的數據顯示,有關水中的高礦物質濃度會扼殺生命的早期理論是正確的,然而,還沒有證據證實火星上是否曾經有生命存在過。負責此次任務的康奈爾大學天文學家斯蒂芬·斯奎勒斯說:“如果火星上有居住之處,那應該是在星球的地表之下。”因為,不管何處存在過生命,那裏的有機體必會在大氣中留下氣體蹤跡。而對於火星上生命存在的說法,諾爾有另一個理論,即“曾經有一個巨大的隕星使火星變成了不毛之地”。
科學家目前已經在火星上找到了一些至少由5厘米深的水流衝擊而形成的岩石,水流速度為每秒10~50厘米。岩石的排列是一個明顯的笑臉形波紋。科學家介紹了兩個主要證據:其一,某些岩層具有獨特形狀,這類形狀有可能是水流作用的產物;其二,岩石中存在氯和溴,尤其是其中的溴,很可能是從蒸發後的水中沉積出來的。這些物質的存在也說明“梅裏迪亞尼平原”在某個時候曾被水覆蓋過。有專家表示,證明火星曾有過液態水,將促使科學家們從新的角度去研究火星過去的氣候以及有可能存在的生命形式。此外,科學家同時指出,現在並不清楚火星的鹹水海有多深,麵積有多大,它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存在了多長時間。這些都需要火星探測器進一步探測才能提供答案。
美國宇航局曾表示,“勇氣號”火星車已經在火星上發現了近乎純淨的矽。
斯奎勒斯稱,這種矽是在天然熱水源或火山噴發口附近形成的,散發出了天然氣。在地球上,科學家們常常會在這種狀況下發現活的微生物。盡管已經超過了預期3個月的任務執行期,這兩個地質調查機器人還將繼續工作,到目前為止,它們已經工作4年了。
也許火星上永遠不會有生命
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們在對“機遇號”火星探測器發回的資料進行分析研究後得出結論稱,火星自誕生之日起就是一片不適合生命存在的荒蕪之地。它上麵不僅現在沒有生命,而且將來也不可能有。
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們在波士頓舉行的美國促進科學協會年度會議上發表講話時表示,最近40億年以來,火星上的生命條件極為嚴酷,根本不適合生命的存在。
幾年前美國宇航局的一個科研小組曾宣布,火星車在火星上發現了諸多的沙質結構,它們可能是在強堿性鹽水的作用下形成的。科學家們以此為依據推測稱,類似於地球上的微生物在這樣的條件下是永遠不可能生存的。
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們推測,在火星誕生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在外部環境的影響下,這些強堿性鹽水蒸發了,最終隻剩下了這種類型的沙質地貌。盡管有科學家對這一理論持反對意見,但是這些持不同意見的科學家們也有著共同的觀點,即形成這些沙質地貌時火星上的氣候非常炎熱而且幹燥,根本不適合生命存在和繁衍。
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一直是科學家爭論的話題。之前“火星快車”
發回的數據顯示,火星上存在著大量的冰和活火山,這些都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條件:水和熱量。在歐洲宇航局主持的一次調查中,75%的科學家認為火星上曾經有細菌,25%相信可能細菌仍舊生活在火星上。科學家通過分析“火星快車”傳回的圖片發現,火星的高山冰川上有冰的運動的新近信息,且這些信息非常近似地球上非洲最高的山——乞力馬紮羅山的冰的信息和運動。
關於火星文明
在太陽係八大行星當中,火星是地球的近鄰,有明顯的四季變化,火星探險比起其他星球來說更具實用性。特別是1976年美國宇航局(NASA)發布了一張類似人臉的火星表麵照片後,許多人為之瘋狂。日前,歐洲航天局的“火星快車”探測器拍到的一張最新照片再次證明,所謂的“人臉”根本不存在,而是一座山丘,是一大塊露出地麵的岩層。
冷冷凝視
關於“火星人臉”的照片是美國“海盜1號”宇宙飛船1976年拍攝到的。
為了探測火星,1975年,美國先後發射了“海盜1號”和“海盜2號”宇宙飛船,這兩艘飛船的著陸器分別於1976年7月和8月在火星成功著陸。同年7月底,NASA公布了一張“海盜1號”拍攝到的火星表麵照片,它看起來很像一個人的臉,冷冷地向上凝視。
越傳越神引發危機
NASA解釋說,圖片中央的巨大岩石之所以看起來像人臉,其實是光影造成的錯覺,但是,這張照片還是激起了公眾對火星的強烈興趣,成為各大媒體的熱門話題。而這塊大石頭也越傳越神,有人稱它像埃及法老的臉,有人幹脆說它表明那裏曾經存在著高度發達的文明,而“人臉”所在的火星北部基多尼亞地區也被奉為“聖地”。
更出奇的是,圍繞著這張“火星人臉”還產生了一場公眾危機,NASA則被置於危機中央。有人要求給NASA增加預算,繼續探測“火星人臉”的奧秘,有人則認為NASA與政府合謀,隱瞞了關於火星上存在文明的事實。這些“陰謀理論家”們頻繁地撰文或參加廣播談話節目,提供各種各樣的解釋,認為存在地球外的文明,它在火星表麵製造“人臉”,也許是“對我們發出一個信號、一個警告或者邀請我們前去接觸聯係”。關於“火星人臉信號”理論,最堅定的支持者理查德·霍格蘭就聲稱:“它很聰明,具有自我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