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雜病(2 / 2)

【主要功能】治婦人風痹,手足不遂。

【配方組成】石楠葉50克,牛膝(去苗)、附子(炮裂,去皮臍)、杜仲(去粗皮,微炙)、仙靈脾各100克,好酒1鬥5升。

【製作方法】備一隻潔淨的生絹袋。將前5味用生絹袋包好,用好酒浸泡一周即成。

【用法用量】口服溫服。每次服用1小盞。

【貯 藏】密封,置陰涼處。

【附 注】資料來源於宋·《太平聖惠方》。

狗脊浸酒

【適用人群】風痹、手足不遂、肢節急強的婦人。

【主要功能】治婦人風痹,手足不遂,肢節急強。

【配方組成】芎散、當歸(剉,微炒)、川椒(閉口、微炒去汗)各50克,狗脊(去毛)、桂心、萆薢、防風(去蘆頭)、仙靈脾各100克,丹參150克,牛膝(去苗)、天蓼木各250克,好酒2斛5升。

【製作方法】備一隻潔淨的生絹袋。將以上中藥研成細末,用生絹袋包好後,加入酒浸泡,一周後即成。

【用法用量】口服溫服。每次適量飲服,常令有酒氣,飲盡1升時,即添酒1升,以總量5斛為度。

【貯 藏】密封,置陰涼處。

【附 注】斛:古量器名,也是容量單位,10鬥為1斛。

晚蠶沙浸酒

【適用人群】中風偏枯、手足攣急、頑痹不遂等患者。

【主要功能】治婦人中風偏枯。

【配方組成】桂心、羌活、秦艽、當歸(剉,微炒)、防風(去蘆頭)、海桐皮、枸杞子各50克,牛膝(去苗)、牛蒡子(微炒)、茄子根、虎脛骨(炙黃)、鼠粘子各100克,大麻子半升,晚蠶沙1升,好酒適量(至少2鬥)。

【製作方法】備一隻潔淨的生絹袋。將以上中藥研成細末。用生絹袋包好後,加入酒浸泡7天,即成。

【用法用量】口服溫服。不拘時,每次服用1小盞。

【貯 藏】密封,置陰涼處。

【附 注】虎為國家保護動物,虎脛骨可用狗骨代替。

椒附酒

【適用人群】半身不遂、肌肉偏枯、或言語微澀、口眼歪斜、舉動艱辛者。

【主要功能】治婦人半身不遂、肌肉偏枯等。

【配方組成】萆薢、當歸、細辛(去苗葉)、牛膝(去苗)、杜仲(去粗皮)、羌活(去蘆頭)、附子(去皮臍)、麻黃(去根節)、蜀椒(閉口)、薏苡仁、酸棗仁、五加皮、原蠶沙、生幹地黃(焙)各1兩,好酒2鬥。

【製作方法】將上述中藥切細,用好酒浸泡5天即成。病情嚴重者將酒煎沸,趁熱投入藥,待涼後即飲。

【用法用量】口服溫服。不拘時,適量飲服。

【貯 藏】密封,置陰涼處。

【附 注】資料來源於宋·《聖濟總錄》。

擴宮藥酒

【適用人群】人工流產以及欲人工流產者。

【主要功能】止血止痛,鎮靜消炎,預防人工流產綜合征。

【配方組成】蜈蚣5條,細辛10克,烏藥15克,蓽茇、乳香、沒藥、三七各30克,75度酒精500毫升。

【製作方法】將前7味研成粗末,加入酒精浸泡,三周後過濾,即成。

【用法用量】在人工流產手術中,取適量藥酒放入患者臍中,並在消毒後,用無菌棉簽蘸藥酒塞入子宮頸內口處,兩分鍾後取出棉簽,再進行手術。

【貯 藏】密封,置陰涼處。

【附 注】資料來源於《中醫外治雜誌》2000,9(4),43。

蒲公英酒

【適用人群】急性乳腺炎、乳房腫痛者。

【主要功能】解毒。

【配方組成】鮮蒲公英1握,酒1小杯。

【製作方法】把鮮蒲公英搗爛後,用酒浸泡即成。

【用法用量】口服。隨量飲服。藥渣可貼患處。

【貯 藏】密封,置陰涼處。

【附 注】用量不宜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