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大囂一聽秦明遇這麼說,知道許大成那邊有了效果,肯定是這家夥跑去史可法麵前告的狀。
“秦大人,可是當時走漏了消息?我記得當時你司內還有幾個書辦,是不是他們?”
“他們不可能,他們都是我的心腹,不會出賣我的!”
“難道是許大成,這個老家夥看著忠厚老實,沒想到是個告黑狀的陰險之人!”
趙大囂將所有懷疑對象都說了個遍,就沒說自己,其實秦明遇也懷疑過趙大囂,但趙大囂關係太硬,秦明遇就算知道是趙大囂幹的,也不敢捅破這層窗戶紙。
“哎,是誰不重要了,哥哥現在已經這樣了,以後隻能指望老弟了!”
趙大囂拍著胸脯說道:“放心,秦大哥的安全小弟來保證!不過小弟沒讀過書,這一路上人員的管理問題都依仗秦大哥了!”
趙大囂這可真是沒把秦明遇當外人,一個堂堂五品文官,兩榜進士出身,被趙大囂當成了秘書,被指使的團團亂轉。
運糧船隊有一百多艘船,首尾相連足有兩千多米 ,運糧的漕丁有一千多人,再加上隨船的船老大、戶部派來的書辦等等共有將近一千五百多人,這些人一路上的吃喝拉撒睡可不是小事,趙大囂將這些麻煩事統統交給了秦明遇,自己躲在船裏喝酒睡覺當起了甩手掌櫃。
秦明遇看到趙大囂這副德行氣的要死,自己可是五品官,被趙大囂一個六品主事欺負成這樣,但這也沒辦法,誰叫人家趙大囂是這次的主官呢!
秦明遇隻好帶著戶部派來的十幾個書辦、各地派來運糧的糧長,接手整個船隊的管理工作。
明代往前線運糧可不是個好活,朝廷不會給運糧的壯丁準備口糧,所有糧食都從押運的糧食中折扣,但朝廷可不管你吃多少,隻管運到地方的糧食不能少於設定的數字。
比如從南京運到九邊的糧食可以報損耗四成,也就是壯丁們可以用這四成糧食當口糧。但從南京到北京還好說,都是運河走水路,可從北京運到九邊就麻煩了。一路上人吃馬喂,往往運到地方糧食隻剩了三成不到,如果出現這種問題就要責罰運糧的官員了,曆史上因為運糧不及時數目不夠等問題被處死的官員有很多。
這次從南京到開封,距離近了不少,運河船隻還可以運到徐州,剩下的幾百裏才用走陸路,糧食能省下來不少,以往這都是運糧官員的好處費。但距離變短自然損耗就要減少,這次戶部給出的損耗是二成,秦明遇算了一下,自己船隊共有一千五百人人,再加上趙大囂來到的一千五百人,三千多人人吃馬喂絕對不夠。
不過很快秦明遇發現趙大囂的人並不用自己管,他們都自己帶的補給,秦明遇心中十分高興,看來這一趟下來自己也能撈到不少好處。
趙大囂雖然屁事不管,但不代表他眼睛也看不到,他發現這個秦明遇還是有些行政能力的,整隻船隊上下一千多人安排的井井有條,到了各地與當地官府的交接、船隊中每個人各司其職都有條不紊,看來這家夥是個幹才。不過就是手有些黑,那些漕丁每天隻能吃上兩頓稀飯,這待遇跟新軍根本沒法比。
因為船隊太過龐大,每天隻能走上二十多裏,從揚州到淮安這不到三百裏的路程走了足有十天。
到了淮安府就要進入黃河了,船隊從這裏會逆流而上去徐州,趙大囂讓秦明遇在淮安停了兩天,他自己跑去城裏要見一個人,一個對未來三年曆史進程有重要影響的人物,朱由崧!
這時的朱由崧真是倒黴到家了,從崇禎十四年正月洛陽城破後就開始逃亡,先逃到了衛輝,那知道衛輝被農民軍攻占,隻能跳到山東懷慶,一年下來兜兜轉轉跑了好幾個地方,在十四年的十月,才跟著潞王朱常淓一起逃到了淮安。
同時一起來淮安避難的還有其他宗室,淮安本就不是什麼大地方,自然也沒有多餘的房子給這些宗室居住,朱常淓還好說,他從衛輝逃出來的時候帶夠了銀子,到了淮安還夠生活的。
朱由崧可就慘了,帶著幾個下人隻能暫居於一條小船上。趙大囂按照知府衙門給的指示,費了半天勁才在運河上找到了這條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