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節 新軍揚威(1 / 2)

張文帶著五千淩州兵,在曾弄出城之後,隨即從東門殺將而出,直奔梁山營寨。這張文長年征戰,精熟兵書,身征百戰,知道此番突圍定是場惡戰,因此也就叮囑將士,切不可輕敵,不要亂了陣腳,齊力向前,不可盲動,隻有衝出去才能有活路。眾兵士訓練有素,按照張文的部署,全力衝向梁山營帳。

駐紮東門外的梁山人馬是吳用、關勝、張清、楊林等人,他們在得知敵軍從南門、西門突圍的消息後,相對地放鬆了警惕,防守比較鬆懈。再加上官軍衝勢很猛,大家抱成了一團,於是就像一把錐子,直搗梁山的中軍,一下子就衝了進來。梁山人馬經過一陣混亂,在吳用調集關勝、張清、楊林等人拚命抵擋之後,才擋住了官軍的攻勢,穩住了陣角。但此時張文已帶著大隊人馬衝出了營寨,向東急弛而去。

關勝、張清等人帶人就要往下追,吳用擺擺手,“不用急,等等天王,咱們慢慢往前趕。”

再說這張文。他帶著官軍在衝出梁山營寨之後,急急向東趕來,一口氣跑出了十來裏。眼前是一處茂密的樹林,看著後麵沒有了追兵,張文傳令,“收攏散部,原地休整。”

官軍紛紛下馬,各自找地方休息。張文遙望梁山陣營,“都說梁山賊寇如何如何厲害,此番交戰,不過如此嗎?還不叫我殺個落花流水。如果爾等在此設一埋伏,哪還有我等的活路。”

話間剛落,叢林間傳出一聲炮響,緊接著耳邊響起了一陣滾雷,石塊、鐵片四處飛濺,官軍死傷無數。張文急忙趴在一塊巨石之後,隱住身形。

隻見叢林中大旗揮動,伏兵四起,閃出一隊人馬,穿著打扮不像梁山軍隊。他們短衣襟,小打扮,手持長短兩樣家夥。一件張文認識,是長背大砍刀。另一件卻沒見過,類似農戶家中的燒火棍。這正是晁天在此早已埋伏的新軍。

為了同梁山現有人馬的區別,晁天在軍兵的穿戴上進行了改裝。不僅保持了宋代特有的服飾特點,更結合伏擊作戰的需要,將服裝的顏色改良成了迷彩色,便於埋伏、隱蔽。手裏之所以拿兩樣武器,一樣是大刀,一樣是長槍,是為了在剿殺先頭部隊之後,對後麵衝上來的敵人進行近距離拚殺,徹底消滅敵人。為了給自己設計的長槍起個好名字,晁天絞盡了腦汁,最後還是在吳用的啟發下,給它起了個“神火”的名字,以示神來之火、從天而降的意思。前麵進攻張文使用的是晁天改進的另一種武器:巨炮。它是根據宋代火yao、火炮的特點,結合現代火炮的原理,在炮中安放碎石、鐵屑,在爆炸時近距離殺傷敵人,威懾和攻擊對手。這些都是現代人才能見到的東西,張文這個莽撞的古人哪曾知曉。

驚魂落定之後,看看眼前這隊人馬為數不多,張文穩住心神,站起身來,“眾將官,前麵就是淩州了,大家一鼓作氣,衝回淩州,再報此仇!殺呀!”說罷,集合官軍,向叢林中的新軍衝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