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倒打一耙(一)(1 / 2)

宸帝滿臉黑線的看著跪在底下哭的一臉悲切的李元,恨不得給他個大耳刮子讓人拖出去,別在他跟前丟人現眼。小孩子打架什麼的,私底下來同他說一聲,他也不見得會不管,有必要這麼大張旗鼓的,在朝堂上,當著百官的麵,這麼聲淚俱下的控訴麼?

這人也不想想,藍家那個小子於藍之選已經是第四代了,便是犯了再大的錯,也怪罪不到藍老爺子頭上,最多申斥藍正傑教子無方罷了。

又或者,李元隻是想給藍家一個教訓,這才拿在翰林院的藍正傑當筏子?

畢竟他吃了太多藍老爺子的虧,哪怕是複起之後,也從沒能占到他的便宜。兩人你來我往之間,將京畿折騰的熱鬧無比。出去隨便尋個酒樓聽書,說的多半是老侯爺智鬥惡宰相。

可憐的人啊……誰讓當年的邊戍大將軍藍殺神名聲太響,從沒人敢忘了這位大英雄大豪傑,就算已經好幾年沒出門蹦躂了,卻還是被人津津樂道。而藍正齊又剛從邊戍得勝歸來,殺的蒙族人都要送上公主和親,正是在大梁人氣如日中天的時候,藍家是一門三傑,和他們作對的那位自然隻能是個大惡人……

連累宸帝也受了許多埋怨,無知百姓們俱愛不懂裝懂,聽士子們說了幾句似是而非的話,便人雲亦雲的認為當今天子不懂識人,用了這麼個“無惡不作”的人當宰相。

他也是很無奈、很委屈的啊!

“李卿家,你說你小孫子兩手脫臼,那可請大夫接骨了?”宸帝用力的眨眼,企盼首輔宰相能看懂自己的眼色,輕輕接過不提了吧?不然他可又要多個幫助“壞人”欺淩“好人”的不堪形象了——倒不是他在意名聲,隻是,明明就不是多大的事,為毛非得折騰的人盡皆知呢?

看一眼難得上朝的藍老侯爺,隻見他跟老戰友汝陽王咬著耳朵咬得不亦樂乎,那音量咋乎的咋就那麼刺耳呢?宸帝無語了,老爺子,乃知不知道乃最疼愛的重孫正在被人投訴啊啊?

“已經接上了,謝皇上關心……”李元頓時滿臉感激地趴下一扣頭,恰好錯過了宸帝臉上一閃而逝的懊惱,又仰頭哭道:“昨兒幸虧太醫來的及時,不然他那雙膀子就廢了,太醫也說了,再晚個一時片刻的,這輩子都得讓人服侍著過活了。”

這會子用飯也得讓人喂著,半大不小的孩子裏,自尊心那個受挫啊!

這話說的極其有技巧,既點出了傷勢嚴重的程度,又順便恭維了皇帝一把——太醫可算是皇帝的人,他們有本事,那位的臉上自然也有光。隻是明明是自家遣人去請的當值醫官,怎麼就成了皇帝的功勞?雖然沒直接點明,但大家心知肚明不是?馬屁拍到這種程度,也怪不得皇帝會起用這位了……

汝陽王聽的分明,不由自主的重重“哼”了一聲。百官靜默,權當自個今個上朝沒帶耳朵,宸帝本有幾分得意,此時心裏卻有些暗惱,麵上還是無二致的肅然。

藍老爺子壓根不鳥這人說什麼,整了整衣裳站得極其穩健。

皇帝巴巴的看過去,隻見藍之選眼觀鼻鼻觀心,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樣,心裏那叫一個無言啊!

輕輕咳了一聲,板臉問向向來溫文儒雅,此時卻皺著眉頭,一臉惱意的藍正傑:“藍……正傑,打人的是你家的錦奇吧?不愧是老爺子教出來的,伸手不錯哈哈哈……”

他本是想喊藍愛卿來著,可一想不對啊,朝堂上可是站著五位藍姓的,兩位侯爺並一文二武官,到時候是誰出來回話好啊?連忙改了口,幹脆直呼其名。

李元本隻是裝模作樣的幹嚎,聽了這話都快哭出來來了,皇上啊您也不看看這是神馬情況,有當著受害者親屬的麵這麼誇人的嘛?這不是變相在說打得好?

藍正傑整整朝服跨出文官隊列,對著宸帝恭敬的行了一禮:“啟稟皇上,臣對此事無話可說——隻是……”他頓了頓,看了李元一眼,那目光端的是正氣淩然,絲毫不見愧疚。

打人的還有禮了啊?看著他那副模樣,李元氣極反笑,哼聲問道:“怎麼,藍小大人,難道不是你家藍錦奇將我孫子給打了?如今我那孫子吃飯還得需人服侍,莫非還是他的錯?”

宸帝重重的咳了一聲,暗示:朕還在呢。又道:“李卿家你先起來吧,小孩子嘛,打打鬧鬧很是尋常,朕的皇子們不還時不時打架呢嘛?起來起來。正傑,隻是什麼?但說無妨。”

宰相哭道:“我那小孫子壓根不會武功,哪裏是什麼打架……”意思是他家孫子就是個挨揍的棒槌,被人一路打著沒有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