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妹!”大伯站了起來,看著小姑。
“小妹!在你看來,這些東西比親情更為重要?!”三伯也看著小姑。
“大哥、三哥,我隻是想,我隻是想……”小姑到底想什麼,還是沒有表達出來。
“你隻是想,你結婚了,你是吳家人,什麼東西都拿想搬回吳家去!”大伯說:“我不知道你怎麼會變成這樣子,每次回來拿這拿那,你的幾個嫂子又說什麼嗎?不管是銀元,銅錢,還是家裏的雞還是菜,隻要你看得上的,都想拿回去!你回娘家來,哪一次是空手回去的?”
“這些東西是小叔的意見是不給出嫁女兒的,就是要給,他說象征性地給一樣給一件就好。我是想著我們兄弟 姐妹就這一輩子了,我們都老了,這些身外之物,大家都拿一些,想想父母,也是念想。”大伯接著說:“要不然現在這個社會,如果還有族長,這些東西到不到你們姑娘手中;但是我想家裏的姑娘都是好的,該給她們的,我們也該給。”
“大哥,我隻是想……”小姑還是想法她隻是想要她想要的,畢竟以前也是這樣,隻要是她想要的,哥哥們都會給她。
“你看不上,就不要拿了。”叔爺爺一錘定音:“你們幾個自己拿一堆;不要那麼多的,留給老大!”
小姑想跟叔爺爺吵一架,但是看著兄嫂的樣子,她知道自己沒有去照顧三叔,還說了那麼多不好聽的話,讓大家對她有隔閡了。
對於這些東西,小輩們是沒有發言權的,畢竟大家的父母都還在。影響怡一和怡華的,就是那筆存款,怡一真沒有想要這筆錢;但既然爺爺說了留給她,她在分配上,應該是有發言權的。
沒有人說話了,叔爺爺也不看小姑,直接說:“銀元和銅錢,老大幾個說年齡大了,他們就不分了,平分給參加葬禮的小輩。”
“那大姑家的表哥表姐,他們現在不在,還分嗎?”怡寶問。
“隻要參加葬禮了的就有。”叔爺爺說。
“我家吳明吳華又不是不想回,是他們太遠了,還要上班,才沒回的。”小姑聽到這,才知道她家什麼也分不上,又為自己家的孩子辯駁。
“招娣、怡華,哪一個不遠,哪一個不用上班?”小叔。
小姑無話可說,但她認為她們家還是應該分兩份,畢竟,沒回來的隻有她家的孩子,覺得小叔有點針對她。
“平時年、節、三哥生日,你家吳明、吳華從來沒有來過吧;吳華隻有家裏要擺酒了,就知道有舅舅、外公了;隻要你家吳華一來拜年,都知道她家要擺酒了。何況這麼多年,你拿回家的,比在這裏不會少許多吧?要不然拿回來一起分?”
“憑什麼?三嬸給我了就是我的。”小姑叫起來。
“那憑什麼隻要你能占哥嫂的便宜?”小叔問她。
小姑不知道在心裏罵了多少句小叔老不死的,但是她不敢。因為她聽三叔說過:解放前,三叔是殺過土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