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之事,幾姐妹在這裏也討論不出個結果,所以聊著聊著,都放下了。吃飯了之後,問了一下在縣城的兄弟姐妹,有沒有願意去看電影的,準備找個電影看看,打發一下時間。
微信群裏問了一下,各自有各自的事情;有的已經出發去上班了。在家裏的四姊妹就決定哪裏也不去,就窩在家裏,聊聊天。
陽怡寶感慨說:“現在長大了,真的想回到小時候,那個時候,雖然我們兄弟姐妹們也會吵架,也會不說話,但是那個時候,在村裏,我們真的算是很團結的了,村裏其他姓的人都不說話,像我小學同學那個徐向明家,他爸幾個兄弟之間不說話,他和他們幾個堂兄弟姐妹也不說話。現在我們都長大了,要聚在一起好像太難啦!”
“是啊,是啊!其實我哥也讓我早點去上班,雖然這次終於把家裏的債都還完了,但是我還要結婚,爸媽也想存在點給哥。”怡華說。
“你哥其實就是把你嫂子的話說了,免得你嫂子說話不聽,你們起矛盾。”陽怡寶笑著說:“你也不要怪明哥哥。”
“是的。”陽招娣也接著說:“不過你嫂子雖然有點小心思,但總的來說還算好。”
“確實,你看那個李萍家的嫂子,看李萍大了,又不結婚,害怕她回來爭家產,攛掇著她哥哥把她分家分了去了。”陽怡寶也說。
“這樣奇葩的還是少數吧。不過不管是嫁人,還是娶媳婦,了解一下人和他(她)背後的家庭還是必須的。”陽怡一說。
“有的時候我很羨慕你們有兄弟姐妹的,有的時候還是覺得我自己一個人挺好的!你們看,我爸媽現在每年還能領點獨生子女補貼,我媽覺得自己為計劃生育做了貢獻,拿著‘獨生子女證’,她覺得自己還挺榮耀的。
“小的時候我真羨慕你啊!”陽招娣說。
陽怡寶站了起來,走到陽招娣麵前,抱了一會兒她說:“大姐是我們姊妹中最不容易的一個,那個時間爺爺年輕又強勢,四叔又是被爺爺血脈壓製的那個,四嬸也隻顧做事,覺得她沒有讀多少書,嫁給四叔是高攀了。哎……”。
說到這裏,幾姊妹的眼圈都有些發紅。
現在的這個社會給了女性更多的機會,讓女性能從家庭瑣事中走出去,有機會讀書,有機會養活自己,現在看起來,比起母親那一輩真的要好很多了。
“大家都別想這些,向前看!”陽怡一打斷大家的對以往不好生活的回憶。
“確實,想想我們家那個時間還經常去寶姐姐家借米吃,根本就沒有想過還有機會住在城市裏,還有機會不用種田。”陽怡華笑著說。
“那個時候家裏不用借米的隻有寶寶家吧?人少,三伯和三伯娘又勤快!”陽招娣也感慨。
慢慢大家從家庭瑣事,聊到了娛樂八卦,然後幾姊妹又組局玩了幾個小時的遊戲,才各自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