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陰險軍師(1 / 2)

“兄弟們,加快腳程,到了前麵的村子,保管讓你們填飽肚子。”

孫德壽騎著一匹棕色的高頭大馬,向後方顯得有些無精打采的士兵喊道。

在如今這個連年災荒的年代,糧食極其短缺。絕大多數普通百姓早已經斷糧,普天之下能吃飽飯的,恐怕不超過兩成。

孫德壽帶著這支兩千災民組成的隊伍,沿路打劫了不少村鎮,可是卻收獲寥寥。百姓都沒有多少存糧,每次搶來的糧食,頂多隻能管這一隊人馬吃上一兩天飽飯。有時候連續幾天遇不上福裕的村鎮,他們這一隊人馬便隻能忍饑挨餓。

今天,他們這支隊伍又斷糧兩天了,除了領導級別的還能吃上飽飯,普通的士兵已是整整餓了兩天肚子,個個都是怨聲載道,有氣無力。

“大夥兒打起精神來。你們可知,前麵那個村子是什麼村嗎?”孫德壽高聲問道。但他並不打算讓人回答,立刻又接著說道,“告訴你們,前麵就是傳說中的漁河村。想必這一路行來,你們也都聽說過這漁河村的名頭了吧?這可是方圓數十裏之內最富裕的村子了。不僅有糧有麵,而且還有魚有肉,有酒喝!等會兒我們進了漁河村,好吃的好喝的堆積如山,撐死你們這些兔崽子。”

饑腸轆轆的士兵們聽到孫德壽說有魚有肉,一個個不禁吞咽著口水。

“兄弟們,快啊,進了村子就有吃的了!”

“就是,快快,你走快點,別擋道,老子已經快餓死了!”

士兵們叫嚷著,一時之間行軍速度果真加快了不少。

身穿一身青色儒衫,唇上蓄著八字胡的瘦弱中年雙腿一夾胯下戰馬,追向孫德壽。

此人名叫曹修,乃是孫德壽身邊的一個謀士。據說曹修飽讀詩書,十四歲時便中了秀才。其後連年進京趕考,參加京試不下十次,卻屢屢名落孫山,連個榜眼也沒有中過。

至今曹修已經三十零七歲,時逢災荒亂世,家中無錢再供他繼續讀書。曹修連年高考失利,對考取功名也逐漸心灰意冷。於是一咬牙,便丟下書卷,投靠孫德壽,做起了義軍。

但凡一方統率,哪個不知良才難覓?孫德壽見曹修讀過多年詩書,兵法也有所涉獵,見多識廣,甚是喜歡,當即便拜他做了軍師。

孫德壽對曹修極其偏愛,在這軍隊之中,除了正統領孫德壽與副統領孫德辰,接下來地位最高的,便要數這軍師曹修了。

兩千人的義軍隊伍,缺糧少馬,唯有曹修可與孫德壽、孫德辰享同等待遇,行有馬騎,餓有糧吃,從來沒有受到半分虧待。

軍中之人個個對他羨慕非常,隻恨自己大字不識一個,無福享受軍師的優良待遇,隻有嫉妒的份了。

曹修騎著戰馬,追上孫德壽,與他並駕齊驅。

“主公——”曹修雙手抱拳,朝孫德壽施了一禮,道,“在下聽聞,這漁河村中有一支護衛隊,很是了得。尤其那隊長,名叫薛智,傳說是個英勇善戰的豪傑。去年有一撥名噪一時的土匪索命鬼,便是在這漁河村吃了大虧,那索命鬼的頭目刀疤臉,正是死在了這薛智的刀下。我們這次進村,萬萬大意不得。”

孫德壽冷哼一聲,道:“小小漁河村,何足為俱?量那護衛隊不過百十來人,怎能與我兩千大軍相提並論?再說那薛智,不過一介村中莽夫,本帥又豈會將他放在眼中?軍師休要漲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