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
有些寶寶表現得非常恐懼,如果寶寶每次看到狗都哭,即便你不知道原因,也能知道寶寶害怕狗。有時候寶寶的恐懼是沒有道理的,他可能討厭粉紅色的彈力球,卻喜歡大又重的藍色球。第一次看到下雪可能讓寶寶淚如雨下,而僅僅過了1個小時或者1天之後,他又可能高興得喊起來,喜歡去觸摸那些嗬癢他鼻尖的寒冷的白色雪花。
如果下雪會讓寶寶哭泣,看見雪的時候,你要保護他。當他平靜一些的時候,你可以給他介紹一片雪花或者帶著他從窗戶觀察雪花。這比直接麵對令他害怕的東西會更有幫助,也比因為溺愛寶寶所以直到雪融化了才讓寶寶出來要好得多。
如果強迫寶寶麵對害怕的事情,會降低寶寶對你的信任;如果你保護寶寶不讓其接觸任何害怕的事情,會使寶寶變成膽小的孩子。大部分父母遵照自己的本能來指導寶寶,同時還保護他們的寶寶,從而能夠達到這一微妙的平衡。
哭對你的含義
經過幾個月的訓練,你可能不會忙著注意寶寶什麼時候開始哭。到這時候,很多父母都更加輕鬆了,而且完全不忽略寶寶的哭泣能夠消除緊迫感。
當然,你會知道在什麼時候哭代表苦惱、危險或者疼痛。可能有數天或數星期,寶寶比平時哭得多。如果哭聲持續並且讓你感到很不舒服,這時候得到幫助是很重要的。你小的時候可能也很愛哭,而且寶寶的苦惱可能非常讓人不安。
哭對寶寶的含義
有關寶寶哭泣的一件重要事情是,就像寶寶出生的時候一樣,你會有所反應。在幾個月的時間裏,寶寶都會需要你陪著他。每次你安撫寶寶的時候,你和寶寶之間通過觸摸產生的聯係就會增強。就算是寶寶開始學走路之後,也會繼續需要你給他舒服的擁抱。
寶寶總愛亂拿東西,這讓我很生氣,我該怎麼做才好?
在寶寶眼裏,你是他生命裏永恒不變的基本部分。但是如果你認為遊戲時間結束,是時候讓他在睡覺之前洗個澡了,他不一定會同意。如果寶寶指向胡椒調味瓶,想要搖晃並且吮吸時,你拒絕了,難道不應該讓你知道他生氣了嗎?
每次寶寶生氣都是暫時性的。如果哭泣轉變成因大怒而號啕大哭,到他在你懷裏平靜下來的時候,已經忘記了之前對你發過火。然而,他可能仍舊會被胡椒瓶吸引,因此,你應當把胡椒調味瓶放到他看不到的地方。
寶寶的護理
寶寶的分離焦慮
6個月左右的時候,如果寶寶看不到你,就覺得世界不存在了,會非常難過,大聲地哭。寶寶的這一行為將這一階段與自己早期生活分離開來。當你不在的時候會想念你。一直以來,寶寶都認為他和你是一體的,現在要麵對和你是獨立的個體的事實,他可能時常感覺孤單。
這種“分離焦慮症”或者“個體性”是完全正常的,也是寶寶積累經曆的過程,寶寶已經與爸爸媽媽等親密的家庭成員、看護人建立了信任感,並熱愛社交。同時,寶寶的大腦進行著複雜的工作:控製空間意識的區域變得更加成熟,短時記憶能力增強。即使看不到,寶寶也能意識到事物的存在,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尋找消失在眼前的東西”。
不同的寶寶對這種分離感覺的反應也不同。寶寶不具備從哲學觀點思考問題的能力,但是卻會有讓人非常不安的想法,如“如果媽媽不跟我在一起,她在哪兒?沒有媽媽我是誰呢?”“如果爸爸不在這兒,誰在這裏保護我、跟我玩耍、對我笑呢?”寶寶隻能通過媽媽離開,又返回來給自己一個擁抱來了解自己是可以獨立並且安全的。同時,寶寶爬的時候發現有些事情很容易做到,也能了解自己和別人的區別。當你用胳膊抱著他,介紹新事物和新麵孔的時候,既使寶寶既探索了新鮮事物,又滿足了想跟你在一起的願望。此外,你要在寶寶心情不好的時候讓他有單獨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可以想想自己原來是可以和媽媽分開的。
不斷發展中的遊戲
當寶寶坐、爬、被拉或者站著的時候,他額外的控製力和信心會使遊戲變得更加刺激和有趣。從那些包含運動、變化、消失和協作在內的遊戲當中,寶寶能夠享受到更多的樂趣,也能學到更多。他會從高高的凳子上往地上扔東西,興奮地看著它們,期望媽媽能把它們都撿起來給自己。寶寶會觀察,找出這裏和那裏的區別,並且精力充沛、有控製力,“我扔了它,我看著它,你把它拿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