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4章 全新的家庭:享受愛(1)(3 / 3)

有時候你可能自己也說不清,是因為堅信自己的立場,還是為了表現個人能力。時間可以證明一切,以後的日子裏,你可能有必要改變一下自己的想法,而不應固執己見。

即使你的父母與寶寶之間的關係極為融洽,相處得極為愉快,他們有時也會存在意見分歧。寶寶的(外)祖父母,主要是(外)祖母,可能一時難以適應新角色,不知該為子女提供什麼建議,尤其是在麵對第一個(外)孫子或孫女時。有時候建議和批評之間的界限並不明確,你的父母可能覺得無法了解你們的內心情感,一旦你們可以自己照看寶寶了,他們就想迅速退居二線。

寶寶的外婆

當一個母親看到自己的女兒也做了母親時,驕傲、關愛的情感就會油然而生,同時還會覺得有點悲傷和憂慮,這種複雜的心情會令她感到困惑不已。對於這兩個女人來說,有許多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共鳴,因為她們都經曆了懷孕、分娩這一過程,她們都明白了什麼是創造新生命,並都感受過母愛。通常這種無聲的交流在寶寶出生後數小時或數天內較多。由於兩人作為母親有類似的經曆,會有更多的共同語言,母女關係也因此更加親密。當你們對養育寶寶的方式存在不同意見時,可以想想各自應盡的義務。相對於如何照顧寶寶來說,對寶寶的愛及你們母女之間的相互關愛尤為重要。

(外)祖父母和寶寶的關係

寶寶和(外)祖父母之間是一種特殊的關係。(外)祖父母給寶寶一種踏實感和神秘感,他們的口袋裏總藏著令寶寶驚喜的東西,他們常給寶寶一個溫暖的擁抱。即使是小寶寶,也會意識到(外)祖父母的愛與眾不同。你的父母與寶寶相處得如何取決於三個方麵:你的寶寶、你的父母、你與寶寶或父母的關係。寶寶可以察覺到你是否信任他、愛他、對他不滿。

一旦你和寶寶之間出現摩擦,應該盡快加以消除,用溫和的語氣解釋你剛才心煩意亂其實是自己的問題,不能怪寶寶。家長應該鼓勵寶寶去愛(外)祖父母。

談到照料寶寶,大家都認為(外)祖父母在這方麵比較有經驗。但是時代在前進,你的父母可能感到力不從心。如果寶寶的(外)祖父本身就不稱職,那他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與寶寶溝通,重新發現自己與寶寶相通的方麵,並加深自己與兒女的關係。

不管你的父母準備怎樣與寶寶相處,他們都需要一片屬於自己的空間來培養與寶寶的感情。他們可能要花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培育寶寶,不過在照料寶寶方麵,他們可能在很多方麵還比較陌生。這是因為人們教育寶寶的方法不斷改變,你的父母需要不斷地學習如何跟上時代的腳步,照料寶寶。

如果你的父母不想照顧寶寶、也不想和寶寶在一起,你應該盡快接受這一點,這更有助於你集中精力構建自己的新家。寶寶的性格發展及時間的推移會改變他與(外)祖父母的關係。

當家庭關係比較複雜時

許多情感問題是由家長和寶寶之間的關係引起的,你也許會因為與父母難以相處而傷害自己的自尊,影響了你們之間的關係。但是,等你為人父母後,會發現你現在的人生態度及理想,深受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

現在你可能發現童年對寶寶來說十分重要,回想你的孩提時代,如果你覺得和父母之間好像總有一堵牆,可能認同下邊的某些想法。

下邊的想法有些較為常見,有些則較少見,但大部分沒有得到人們的公開承認。

父母仍把我當小孩看待,我總是征得他們的同意之後,再作出決定。

我確定自己的所作所為對他們來說永遠不夠好。

我記得總是挨批。

爸爸有時會打我,在學校讀書時我曾受人欺負。我很難做到信任他人,我受不了爭吵。

我和爸爸之間的關係全完了,他經常打罵我,這讓我很生氣。

媽媽經常不在家,我不得不照顧自己。

童年時我要照顧病弱的媽媽。

媽媽嗜酒,我和妹妹永遠不指望她去學校接我們。

不要打寶寶

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不體罰會傷害寶寶,反而是反對體罰的理由非常多。這裏就有幾條:

寶寶也是人,也應該和成人一樣受到尊重,體罰會傷害寶寶的自尊。

寶寶並不是要故意調皮搗蛋,所以不應該訓斥他,而應對他多進行教育。當寶寶對食物、撫摸、愛或安慰這些基本需求得不到滿足時,常常會大哭大鬧。

體罰往往會讓寶寶感到身體上的疼痛,讓寶寶害怕,害怕並不等於尊重。如果你與寶寶的關係建立在他害怕你的基礎上,那寶寶對你還有什麼誠實可談呢,還有什麼親密可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