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話雖這麼說,對於雲萬河的異常表現,她卻沒有半分笑話的意思,反而是莫名地感到一絲心酸。
而且不僅是顧青青這般心態,一旁的周青山亦是如此。
並非這本書有多神奇,其實它隻是一本十分普通的啟蒙書,若是放在六七年前,一文錢就能在雜貨店買到一本。
但,那也隻能是在六七年前。
現如今,這本書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危險。
而它所承載的意義,更是沉重而深遠。
想當年,雲國也稱得上是地大物博,幅員遼闊,結果一朝破滅,這片大好山河便盡數成了金國的附屬地,金國皇帝為了更好的統禦這片廣袤的土地,在這片土地上施行了文學禁令。
文學禁令,顧名思義,是禁止各種文學出現的指令。
於是在那一年多時間裏,在這片曾經名為雲國的土地上,四處都能看到衝天的烈火,上至名儒著作,下至啟蒙讀物,無一例外被焚毀殆盡。
與此同時,這條禁令還禁止了私塾、學府等學習機構的開設,若有違者,視為叛逆。
在剛開始的時候,也有不少傲骨長存的文人墨客對這條禁令進行了激烈的反抗,然而結果卻是一批又一批的文人鋃鐺入獄,一批又一批的人被株連九族,無數鮮血幾乎將這片大地浸成血色。
而這慘無人道的雷霆手段,也終於是震懾住了這整個雲國大地的文人們。
兩天前,顧青青聽到周青山說起這段曆史的時候,隻覺得渾身發冷,立即就想起了秦始皇,想起了史冊上那震驚了古往今來無數人的焚書坑儒。
正是這個原因,顧青青先前才說,識文斷字太過驚人,不能輕易暴露。
若是她有個十幾歲,還可以說她是在六七年前那文學禁令之前學過一些子句,但她隻有七歲,文學禁令開始的時候她才剛出生沒多久,且不論她這副小身板以前的身份如何,單從時間上來看,她也根本沒有讀書識字的機會。
所以,若是讓外人知道她會識文斷字,連她也不知道,這究竟會引起多麼嚴重的後果。
聽到顧青青的話,雲萬河卻沒有放鬆,反而是十分謹慎地說道:“雖然是在我的房間,但青青你不是說過,那什麼牆壁裏頭有耳朵……”
牆壁裏頭有耳朵……
顧青青不禁以手扶額,糾正道:“那個詞語叫隔牆有耳。”
“哦,對,就是隔牆有耳,萬一隔牆有耳……”雲萬河說到這裏,話語忽然一頓,繼而眼睛發亮地看向顧青青,“青青,你懂那麼多東西,那你認識字嗎?”
識字!周青山心中一動,也看向顧青青。
“認識呀,什麼酒館、糧店、布莊之類的,我都認識的。”
顧青青點著頭說道,故意曲解了雲萬河的意思。
金國皇帝雖然施行了文學禁令,遏止了文學的傳授學習,但卻沒有徹底禁止文字的出現,也沒有大肆坑殺儒生,所以在這片土地上,書本雖是禁物,一些必要的文字還是可以看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