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學藝歸來(2 / 2)

送上寶劍,老道又語重心長地囑咐了句平時常對大爺說的話:“凡事以黎民百姓為念,切記切記!”

回到家來,見到大爺,妻兒自然是高興得不行。五年的時間,不算長當然也不算短,它可以改變很多事情,望著蒼老了許多的妻子和差不多長到自己高的大兒子,大爺心裏是波瀾壯闊、感慨萬千,說不出是喜還是悲,自從出道以後,情緒少了許多,但此時重逢久別的親人,還是有些淡定不住了。

小兒子傻愣愣地盯著眼前這個穿著白色道袍的陌生人,不敢靠近;大嬸走了過來,讓他叫爸爸;小孩扭捏著越發地害羞了,打死也不肯叫的樣子;大爺走近幾步,他就跟著退幾步。大爺無法,從道袍裏摸出一把糖來,在他的眼前晃著,讓他叫了就得糖吃。可是小孩很有骨氣,連糖也誘惑不了他,就是死活不開口叫他爸爸。

大爺無法,也不再強求,把手裏的糖分發給孩兒後,來到以前看書所在,坐在窗前,心裏暗自神傷,想著這些年來,虧待了老婆和孩子。生身不如養身,小孩不叫爸爸,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除夕夜,大爺領著小孩在堂屋的香火前,給祖宗燒了年紙,放了鞭炮,這才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坐下來吃年飯。席間,大嬸夾給大爺以前最愛吃的紅燒排骨,大爺對著老婆笑了笑,把碗裏的排骨給了小兒子。出道之人,吃東西也是有講究的,基本上以素食為主。

小兒子不知怎地,就是不肯認眼前這個道士為爸爸,把碗裏的紅燒排骨夾起來扔到了桌子上,堅決不吃他夾給自己的東西,完了還抬起頭來惡狠狠地盯著大爺瞧,像是在警告他,不要這樣做。

大兒子看弟弟不懂事,對爸爸無禮,便跑過去把他手裏的筷子搶了,讓他不能吃飯。在農村,一般都是哥哥管弟弟的,弟弟必須聽哥哥的話,所以大嬸也沒說什麼,這是習以為常的事情,其目的隻不過是想嚇嚇他,讓他改過而已。

大爺倒是菩薩心腸,近年來,又飽讀詩書,覺得這樣對待小孩未免太不近人情,小孩不聽話,應當采取正確的口頭教育,而不是暴力體罰。倒是小孩看自己的眼神,有些奇怪,怎地如此小小年紀,眼神中就充滿了戾氣;轉念一想,自己這麼多年來沒有盡到做爸爸的責任,他恨自己倒也是有的。

於是,大爺立即製止大兒子,讓把筷子還他。哪知小孩脾氣不小,接過筷子,使勁扔在了地上;大嬸也有點看不下去了,怎地這孩子氣性這麼大,以前從未這樣的,棍棒下出孝子,放下碗來,就要去找棍子。

小孩很是機敏,知道自己又要被教訓了,慣技重演,掉頭拔腿就跑。農村的小孩,小時候不聽話,沒有不被父母用棍子打過的,他們也不笨,都知道能跑掉,待父母的氣消了再回來,就可免去一場皮肉之苦,這是幾乎每個小孩都屢試不爽用來抵禦棍棒的最好方法。

待大嬸拿到棍子追上前來,小孩已跑到了堂屋門邊,正在開門往外閃;可是,也就是在這一瞬間,不知道小孩看見了什麼,“啊”地驚叫了一聲,瞬即退了回來,嚇得倒在了地上,身體抽搐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