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一點是,提前和林常勝對上,和他鬧翻。讓她感覺到自己對他的不利,對林安安後期進城想法很有影響。

林安安的記憶裏也知道,農轉非

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這年頭孩子戶口隨媽,所以林安安一直都是農村戶口。她沒了媽想進城,也需要林常勝那邊辦手續接收。如果林常勝不同意,林安安就沒法進城。沒有介紹信,林安安甚至連去遠一點的城市都沒法去。到時候就算在老家鬧翻天,也得不到啥好處。

所以不能著急。得計劃著來。

林安安分析之後,就想到了一個人。

她的後媽徐月英。

這位幾次回來都在家裏人麵前賣慘哭窮的女士,不知道家裏人信不信她那些話,反正林安安是不信的。

並且打心眼裏認為她不是好人。她才不管後媽對自己這個孩子有沒有責任和義務呢。她隻知道,親爸賺的錢都被後媽和後來的孩子花了,自己沒花。她心裏就不舒坦。這兩口子都是不負責的。林安安懷疑這八塊錢的標準,和後媽也脫不開關係。

林安安打算先試探一下,這個八塊錢到底是誰給出的標準。

所以她打算先寫一封信試探一番。她這邊隻有鉛筆,為了防止被人改動,林安安直接去敲門找林有城要了鋼筆過來,在他滿不樂意的神情中,拿著鋼筆鑽進自己屋裏開始寫信。

這封信名義上是寫給林常勝的。

內容也沒多少煽情的東西。隻告訴林常勝,她受傷了,醫生說她有後遺症,沒有辦法繼續勞作了。所以沒有辦法自己掙口糧。她現在唯一的出路就是讀書,以後找個輕鬆工作。一年八塊錢的標準實在

() 不夠她生活,希望林常勝對她的資助能夠增加到每個月十五塊錢。然後又認真的列出這是十五元的使用明細。書本費用、營養費、口糧費用……

然後著重強調現在老家叔伯都是各自顧自己的小家了,錢財都是自己顧著,所以自己以後的生活費也要自己收著。

結尾之後,林安安刻意加上一句,希望半個月之內,能得到回信。因為實在著急,如果得不到回信,就默認林常勝沒有收到信,她就隻能打電話到部隊找爸爸了,希望到時候林常勝不要怪她給部隊添麻煩。

這最後的一句話自然不是給林常勝看的,而是給後媽徐月英看的。

林安安想著,這些年就幾塊錢的生活費,家裏人真的就從來沒提到過嗎?

他們又不是沒有信件往來。為何一直沒有人覺得不對勁兒呢?除非這八塊錢標準真的就是林常勝定下來的,否則就絕對有人掌握著這個信息來往渠道,將不利的信息隱瞞了。

能掌控林常勝的信息渠道,除了徐月英,還能有誰呢?

所以林安安這封信隻要送到那邊,如果八塊錢不是林常勝給出的標準,那該著急的就是徐月英了。她能掌控來信,卻不能掌控部隊的電話。就得給自己這邊回應。

如果是林常勝給出的標準,那林安安可能半月之內得不到回信。但是這也讓林安安更了解關於林常勝的情況,適當的做出對未來計劃的調整。

終於寫完之後,吹幹,折疊好。準備明天一早去縣城寄信。

正好利用明天去縣城的事兒,晚上還能和林家人繼續算賬。

八塊錢不是錢?這麼多年算下來也不少呢,還回來!

孫銀花忐忑了一下午,晚上回來做飯的時候看到林安安還在安靜看書,心裏就放鬆了。以為這孩子不會鬧了。

也是,鬧了這麼久,該歇著了。

於是安安心心做飯。隻是依然沒有給家裏孩子開小灶,怕林安安受刺激,回頭又鬧了。

晚上吃飯,終於可以吃一頓安安心心的飯菜了。家裏人也是默默的鬆了口氣。

希望林安安一直這樣,然後恢複到以前的樣子。

可惜林安安很快讓他們美夢破碎,並且即將給他們帶來新的風暴。

見有人離席,林安安把人喊住了,“大伯,先不忙著走,我有些事情想和家裏說。()”

林長福道,&a;a;a;ldquo;啥事兒的,你這又是要鬧啥??()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咋是鬧呢,是有個賬目得和大家算一算。大伯你要是走了,我就默認你同意我接下來的一切決定了。回頭我就隻需要說服爺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