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戰從此拜入師門,終生奉養師尊,謹聽世尊號令。原太子太傅顧先,日後不得對弟子藏私,當傾囊教授。如弟子學有所成可以出師,不得幹礙阻攔!當事人可記清楚了?”村中裏正將卷子一擺,“拜師協議雙方與我見證者各執一份,請簽字畫押。”
說完,尹戰,朱新民,顧先也就是太子太傅三人在卷上摁下手印,接著見證人蓋上公章。從此協議生效。
尹戰如今已能讀書寫字,既然已拜顧先為師。顧先日後自然將教他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已衛門廳。
而在拜師之後,顧先以年老體衰為名,又對眾人說出自己這一屆學生教完後,將不再舉辦私塾。隻想歸隱退居,看徒子徒孫奉養膝下。
山腳小鎮的人本來對學習就沒有多大興趣,他們也隻是客氣挽留了幾句,見顧先已定決心就不再多言。
尹戰每天的生活依舊很忙,上下山路,每天練習寫字。自從拜師之後,先生對他的要求越來越嚴了,動不動就揮鞭擊打,也算是幫尹戰練習了身上的排打功夫,排打是每個練習武藝的人都要練習的一門功夫,有時候在戰場或是格鬥中,你以前對排打比較注重,在受到對方打擊時,同樣的力量,你感覺到或者受到的傷害就比別人小些。這就奠定了你的勝利。
除了排打,尹戰另一方麵悟性也上升得很快,這點讓先生大為欣慰。他很快背會了一些基本的詩歌與一些簡單的曲賦,但先生看得出他沒有學習樂器琴音的興趣,也不強迫。
在基本鍛煉的時候,朱新民開始讓尹戰逐漸接觸修真,可是尹戰腦海中對修真隱隱約約有一本《蕩血煉穴功》,他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本功夫,隻記得那天朱新民讓他修真,腦海中就猛然蹦出了這門功夫,他想的是不管好壞,反正先練著。
而朱新民想的卻是,這門功夫應該是尹天離前輩留下傳承時封存在尹戰腦海中的功夫,肯定要比一般功夫好上許多。隻是他聽尹戰說這本功夫隻有到煆體期圓滿就沒了後麵的部分,因此有些疑惑。可是前輩肯定是有想法的,他怎麼會讓他的子孫隻能修行到煆體期呢?
就抱著這樣的想法,朱新民也不想其他,首先根據自己的經驗指點尹戰修煉,而尹戰之所以變聰明,也是與修真有關,修真者開發人體自身寶藏,與凡人相比他們本來就是走在一條進化的道路上。
可是實際上,這個《蕩血煉穴功》卻是尹戰記憶被封印前,在乾坤門中時所收集的鍛體功法。
每天定量的破擊攻擊練習,小尹戰學到了很多,他知道了怎樣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對手擊殺?怎樣用最快的方法使對手喪失戰鬥力?以及怎樣的打擊對對手的傷害效果最大?等等等等。
攻擊人移動部位,還有人在攻擊時用的手腳,也是別人攻擊的好地方。對於脖頸的防護,是人最容易疏忽的地方,所以脖頸也就成為了人的致命弱點之一。打擊人的後腦可以使人短暫的喪失戰鬥力,甚至於昏闕。
他的抗擊打能力不必再說,每天跟著朱新民練習踢腿,俯臥撐,仰臥起坐,馬步,樁拳。當然了他的運動量絕對要比朱新民少很多,尹戰的腿法速度也提升的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