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禦人之術(1 / 2)

不得不說主席和大長老、二長老三個人活了不知道多少年,早已熟諳禦人之道。台下的尹戰固然是沒有犯多大錯誤的,可是如此冷靜,有大將之風,可以擔當一麵。但同樣的對於這種人日後用起來倒也不好,因為他們的想法太多了,有時候勢必不按規章製度行事,不好掌控。

三個人在一起也是工作多年了,早已經知道了各自的想法。也不必事先商量,有時候就是一個眼神,三人之間也能明白什麼意思。這就是心有靈犀一點通。

尹戰人小鬼大,但是跟這些人比自然還是差些。根據尹戰的做法和行為,三個人很容易的判斷出尹戰的性格。此時如果直接厲聲宣判,一來勢必造成不滿。二來厲聲宣判對其他孩子們或許是一個好的辦法,但是在知道自己的懲罰之後,同樣的原來的壓力也就會自然的卸去大半。

所以三位長老眼神一個交流,便采取了一種很常見的做法,也是凡人經常用到的做法“借勢!”隻不過凡人的血魄之力必定不如修真者,而且對大勢的應用也較為淺點,所以借勢在三位長老手中發揮的作用自然要遠勝於在那些凡間的將軍手中的作用。

從主席的不溫不火,讓人心中忐忑。再到大長老的略微嚴肅,讓整個勢逐漸累積起來。然後不等尹戰反應過來,二長老一拍桌子,大聲宣布尹戰的罪過。猶如當頭一棒,讓整個大勢直接歸入長老這一塊陣營。而且三者變換逐步累積,讓尹戰不自覺的過程中已經步入了這個語言陷阱。

當然也或許三位長老並非有意而為,隻是因為常年在戰場上廝殺,已經不自覺的形成了這種習慣,以至於如今雖然不在戰場廝殺,卻依然有一種軍閥沙場之氣。在生活日常中,也不由自主的把兵法運用到了各個方麵。

這時候就看尹戰如何應答了,如果尹戰直接被嚇呆,那就說明此子誌大才疏,色厲內荏不足為慮。

如果尹戰掉入陷阱,順著二長老的話往下接,那就無從反駁,可以看出此子有勇無謀,自後衝鋒陷陣或能為用。如果再順著二長老的話接之後,明明已經理屈詞窮,卻還是不肯承認錯誤,煮熟的鴨子嘴硬,那就證明此子當盡早除去,不然日後狂妄或許會誤事。更有可能此子心生怨恨,陽奉陰違。

如果尹戰沒有被這三個人的大勢嚇住,又分為兩種情況。首先他沒有進入設好的陷阱,那就肯定能夠成功的反駁掉三位長老的觀點,保住自己的性命。這一點毋庸置疑。

那麼看的就是他在反駁掉長老們的觀點之後,如果語言過於犀利直接,讓長老們難以下台,或者說,讓這三個長老自己給自己找下台的理由。那麼三個長老就能以此判斷出尹戰這個孩子雖然有用,也有勇有謀。但是不懂為人處世的道理,不懂得團隊合作。日後或許能孤軍深入,實行某些斬首類型的活動。但是不能用他來領兵作戰,與軍隊同甘共苦。因為不懂為人處世,也就不可能通曉禦人用兵之道。更不能讓他參與高層之間的政治博弈。不然以他的性格,雖然稱得上天才,但是不懂得韜光養晦,遲早有一天被人暗暗殺死在路上。也注定走不長遠。

當然,如果尹戰使用了最後一種做法。那麼三位長老日後肯定會讓他承擔某一方麵的重任。也肯定能獲得三位分處比較優厚的資源,畢竟他的實力已經展現出來,能以鍛體六層輕鬆斬殺一名鍛體九層的學員,這位鍛體九層的學員固然有大意的因素,但是尹戰自身的實力同樣不可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