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2 / 3)

他的生活還算是富足、舒適,但他並沒有紅色法拉利。

他很是難過,因為上帝沒有滿足他的夢想。這簡真就是上帝在同他開的玩笑。最後他因悲傷住進了醫院。他又見到了上帝。“你為什麼不讓我實現我的夢想?”他問。

“你已經實現了。”上帝說,“隻是我想讓你驚喜一下,給了一些你沒有想到的東西。”

“我想你該注意到我給你的東西:一位溫柔美麗的妻子,一份好工作,一處舒適的住所,三個可愛的女兒,這是多麼的幸福。”

“我是有這些,”他打斷了上帝的話,“可我以為你會把我真正希望得到的東西給我。”

“我也以為你會把我真正希望得到的東西給我。”上帝說。

“你希望得到什麼?”他問,他從來沒想到上帝也有希望得到的東西。

“我希望你能因為得到了你所想要的東西而快樂。”上帝說。

後來他康複出院,幸福地住在高層公寓裏,欣賞著孩子們的嬉笑和妻子的溫柔,晚上他們一起注視著大海,愉快地看著明明滅滅的萬家燈火。

誠信是金,之所以能夠得到別人信任,是因為自己曾作出過承諾。遵守自己的諾言是對自己的一種尊重,也是對自己人格的肯定。

如果我們還不知道誠實守信是什麼,那麼就讓我們看看下麵這兩則故事吧,也許我們可以發現一些閃光的東西。

第一個故事是發生在巴黎公社起義失敗之後。一位十六歲的少年要被處死,他已被帶上了刑場。這一處決將由一名軍官和十二名槍手執行。

臨被槍決時,這個少年忽然想起了什麼,他對監刑官說,我的母親就在附近,她很窮,我這裏有一塊金表,請讓我先把金表送給她,然後再回來受死。這位監刑官被這個少年能在臨死之前還有這樣的孝心所感動,就答應了少年的請求。望著少年跑走的背影,所有人都堅信,少年肯定是不可能再返回來了。監刑官心想,一個毛孩子,放了就放了吧。

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在一刻鍾之後,這個少年回來了。他對軍官說,很感謝您,先生,我把金表送到了,我想它會對我的母親有很大的幫助。現在可以了,來吧。

整個刑場一片死寂,軍官在那裏愣了很久,他希望這裏站著的不是自己。他緩緩地艱難地舉起手臂,跟著,十二支步槍顫抖著舉了起來……

另一個故事發生在解放前夕。有一位女傭一直在地主老財家裏伺候一個地主姨太,後來地主一家決定逃往台灣。在臨走之時,姨太將一個小檀木匣子悄悄地托付給女傭保管,希望在以後相見時能原物還給她。女傭說:“你放心,隻要我在,木匣就沒不了!”

解放後,女傭成了家,她男人無意中發現了這個珍藏的小檀木匣,疑心裏麵藏有浮財,便要把它打開,女傭說,我答應過人家,你不要動它。如果你再這樣,我就去上吊。

自然災害那些年,人們都在饑餓的邊緣掙紮,自然,女傭一家也不會好過,他們都被餓得奄奄一息,出於無奈,男人又打起了木匣的主意,卻再次被女傭斬釘截鐵地拒絕了。後來,女傭患了癌症,家裏是窮得一分錢也拿不出來,病情在一天天加重,卻沒錢去住院。男人再一次與女傭商量著,是不是可以將木匣打開,如果能找到點什麼值錢的東西,興許能救她一命,可是女傭還是斷然拒絕了。

數十載後,白發蒼蒼的姨太又回到了家鄉,女傭鰥居多年的男人遵照女傭臨終的遺言,鄭重地將小檀木匣原封不動地交還了她。木匣終於被打開了,匣內有的隻是一大摞信箋以及幾件姨太舊時相好所送的信物——貝殼手鐲、雨花石、木雕飾物、竹笛……沒有一樣是值錢的東西。

不要走不回來

人們往往因為貪心而走不回來,這是在很多故事裏我們都聽說過的。可是不僅如此,如果我們思路不對,很可能不是因為貪心也會陷入很深而走不回來。

有這樣一個故事,說一個貪心的人,他得到了一個神鳥的指示,說是他若一直向東走,就可以看到一個有一隻雄雞的山,在那個山裏有金子,但是必須得在雄雞啼鳴前走出那座山,否則就永遠也走不出來了。於是這個人就向東走去,果然在那裏看到了那座有金子的山,滿山的金子,在月亮底下閃著光。這個人爬上山去往口袋裏收著滿山的金子,可是他發現越往山裏去,那裏的金子就越好。他扔下到手的金子又去撿更好的金子。天快亮了,那隻鳥對他說:“你快走吧,雄雞就要叫了!”這個人沒有理會隻顧著撿金子。不一會兒,那隻雄雞就叫了起來,雄雞口裏吐出了滿山的大火……

然而生活中還有些人,他們不貪,可是也走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