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2 / 3)

在一間破舊的屋子裏,住著一個窮人,他可真的很窮,窮得連床都沒有,他隻好躺在一張長凳上。

窮人隻要一躺下來,他就歎著氣自言自語地說:“唉,我怎麼就不發財呢?如果我發了財,我可不是一個吝嗇鬼……”

有一天,這個窮人的話被一個魔鬼聽見了,它來到這個窮人的身旁說:“你想發財是吧?那就讓我來幫你吧。”魔鬼給了他一個有魔力的錢袋。對他說,“這錢袋裏永遠都會有一塊金幣,你是拿不完的。但是,隻有在你把錢袋扔掉後,這些金幣才可以花。”

說完魔鬼轉身不見了,他拿起魔鬼送給他的錢袋,一摸,果真裏麵裝著一塊金幣。窮人把那塊金幣拿出來,裏麵又有了一塊。窮人高興極了,他不停地往外拿著金幣,拿了整整一夜。天亮的時候,金幣已有一大堆了。他感覺很餓,想去買麵包。但是,他想起魔鬼的話,在他花錢以前,必須扔掉這個錢袋。他說什麼也舍不得把這個寶貝扔掉,於是他又開始從錢袋裏往外拿錢,並且不吃不喝地拿。

終於,他病倒了。不久,他就連從錢袋裏往外拿金幣的力氣也沒有了。最後他死在了錢幣堆裏。臨死時他懊悔地說:“我怎麼就沒拿這些錢去看病呢?”

麵對金錢的誘惑,人們的靈魂將要接受巨大的挑戰。我們也不必把金錢說得那麼可惡,但也不要把金錢推到了人生的至高位置。這才是最佳的處理方式。

每個人在世上都麵臨一個事實,那就是生活。而生活是否圓滿,人生能否成功,取決的因素是多方麵的,它包括自己的人生態度、生活方式以及追求目標。從這個意義上說,人生是自我選擇和造就的結果。

尋找夢想的寶石

有時候越是靠近我們的事物,我們越是不容易發現它,而對一些本來就是遙不可及的事物卻有著一份執著。這樣的結果隻能是失去了所擁有的,又沒有得到所追求的,最終變得一無所有。

在印度流傳著一個這樣的故事,有一天,一位老者去拜訪生活殷實的農夫阿利?哈費特,他對阿利?哈費特說:“倘若您能得到拇指大的鑽石,就能買下附近全部的土地;倘若您能得到鑽石礦,說不定還可以讓您的兒子坐上王位呢。”

“原來鑽石會有這麼高的價值啊!”從此,鑽石的價值深深地印在了阿利?哈費特的心裏。

那一天晚上,阿利?哈費特就徹夜未眠。第二天,天還沒有亮,他就叫醒了那位老者,他說他對什麼都感不到滿足了。他請求老者,希望能指教他找到鑽石。老者想打消他這些無聊的念頭,但無奈阿利?哈費特執迷不悟,什麼也聽不進去,他死皮賴臉地纏著老者。最後老者不得不對他說:“您需要到很高很高的山裏去尋找淌著白沙的河。這樣的河不怎麼可能找到,倘若能夠找到,白沙裏也許埋著鑽石。”老者這樣的話也是在勸他打消尋找鑽石的念頭,沒想到的是阿利?哈費特卻當了真。

阿利?哈費特變賣了所有的地產,把家人寄宿在朋友家裏,然後自己出去尋找鑽石。他走啊走,一年年地過去了,可他始終沒能找到淌著白沙的河,也從來沒有見到鑽石。他終於失望了,最後,他不得不在西班牙盡頭投海死去。

事情到這裏還沒有結束,因為有人發現了鑽石。

買了阿利?哈費特房子的人,有一天買了一頭駱駝,這個人把駱駝牽進後院,想讓駱駝在後院的那條小河喝點水。駱駝把鼻子湊到河裏時,他發現泥沙中有一塊發著光彩的東西。他就把它挖了出來,一看是一塊閃閃發光的石頭,於是他帶回家,放在了爐架上。

很多年以後,那位老者又來拜訪阿利?哈費特,他一進門就發現了放在爐架上的那塊閃著光的石頭,不由得奔跑過去。

“這是鑽石!”他驚奇地嚷道,“阿利?哈費特回來了!真沒想到,他果然找到了鑽石!”

“不!阿利?哈費特還沒有回來。這塊石頭是在後院小河裏發現的。”新房主答道。

“不!您沒有必要騙我。”老者不相信,“我一走進這房間,就知道這是鑽石。這我認得出來,它的確是一塊上好的鑽石。”這位新主人說:“是真的,阿利?哈費特真的沒有回來。這塊石頭千真萬確是從後院的小河裏撈出來的。”

於是,兩人跑出房間,來到那條小河邊挖掘起來。很快他們就找到了一塊比第一塊更有光澤的鑽石。後來他們又從這條河裏挖掘出了更多的鑽石。據說獻給維多利亞女王的那塊很有名氣的鑽石就是從這裏挖出來的,聽說淨重達到了一百多克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