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龍在淵 第十六章 夜談,撲朔迷離(2 / 2)

兀術來回走了幾趟停下來對宗望說道:“二哥,你怎麼就不著急呢?如果最後的結果真是向宋朝而去就麻煩了。”這時便見宗望停止轉動佛珠,睜開眼道:“你坐下來等吧,你著急與否都不會改變結果,不如讓自己保持冷靜的頭腦來應對收到的消息。”

說完又閉上了眼,就在宗望剛剛閉上眼的同時,帳簾被掀開,走入一名金軍斥候打扮的士兵,跪地道:“稟報元帥,我等奉命沿著通往開封的道路搜尋,官路上確實有小批馬隊行走的痕跡,不過屬下推測很有可能是之前宋使離開和回來時候留下的,因此不好判斷是否有個人往開封去了。”

不等兀術開口,宗望睜開眼說道:“本帥知道了,你下去吧。”見宗望開口,兀術也不好發脾氣,等斥候離去,兀術急忙開口道:“二哥,這下怎麼辦?要按我當初的想法,我們今次拿了錢財回去,助我練得鐵浮屠,直接帶兵滅掉宋朝不就完了?是二哥你偏要說什麼扶植一個傀儡皇帝,保留趙家王朝,便於我們統製,漢人狡猾,根本就不值得信任。現在倒好,你說怎麼辦?”

聽著兀術語氣中的責怪意思,宗望微微一笑說道:“四弟,告訴過你不要著急,隨時保持頭腦冷靜,你就是不聽。既然那三個方向已經明確除了我們的人外沒有人走過,那麼我們問問這兩日走過通往汴京道路的人不就知道了?”

兀術語氣中帶有明顯不屑意味的說道:“二哥,你沒事吧?你沒聽斥候說過隻有宋使走過那條路,離開金營和現在來金營的人可是兩批不同的人,我去哪問…去…”說到這兀術頓了一下,眼中閃過一道精光。

宗望也不再繞彎子,直接的說道:“你也記起來了是吧,唯一從金營出去的又回來的唯有張邦昌一人。之前他被我們嚇得不輕,直接派人詢問他就是了,如果他走的時候隊中無可疑人員,我們便可判定千麵郎君是向北方而去了。”兀術疑惑的問道:“為何不是向其他方向呢?”

宗望成竹在胸的說道:“漢人有句話說的極有道理‘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我們的正常思維,千麵郎君一定會去往南朝,他畢竟是宋人,雖被通緝,不過南方是我們勢力薄弱的地域。相對的北方是我們的地盤,所以當我們放鬆對北方的搜索時,他很可能會趁亂從海上出逃或者前往西夏。你現在先去詢問張邦昌,我現在馬上修書一封給大哥,請他幫忙在西夏和海岸盤查可疑人員。”“好,我這就去。”兀術答後急忙趕往張邦昌的營帳。而宗望則是修書一封派侍衛快馬送回北方。

金營,張邦昌營帳。此時張邦昌(李邕假冒,此處先用張邦昌為主要稱呼)正準備躺下,這時帳簾被掀開,一股冷風灌了進來,不由得打了個哆嗦,眼裏盡是不滿,當看到來人是兀術的時候,張邦昌縮了縮脖子,做出一副害怕的表情,哆哆嗦嗦的說道:“不知四太子這麼晚來找我是要做…做什麼?”

看著張邦昌猥瑣膽小的樣子,兀術心底沒來由的一陣厭惡,不過事關重大也顧不了這許多,便問道:“前日,你們離營回汴京(即開封)途中是否有遇到什麼人?你仔細想好了回答我,若有半句不實,小心你的狗命。”

張邦昌心裏了然,這是要追問自己的下落,隻是一念之間便有了對策,對著兀術點頭哈腰一臉卑躬屈膝的樣子道:“是是,小人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裝作略微思索的神情後,張邦昌猶豫地開口訴說著回去路上發生的事:“我們這一路上並沒有遇到什麼阻礙,隻是在距離汴京幾十裏遠的地方我們遇到一個落魄的書生樣的人,聽他講述經曆好像是自己有什麼仇家在金軍中是大官,這是逃命路過此地,已經好幾天沒怎麼吃過東西了。宇文大人聽後便給了那書生一些幹糧,看方向那書生是向東南方而去,臨走前說是打算走水路去往揚州避難。小人想到的就這麼多,不知道四太子問這些做什麼?”

兀術厲聲喝道:“不該問的別問,好了,記住今天晚上的事情不許說出去,不然本太子一定讓你嚐嚐生不如死的滋味。”說完,撇下哆哆嗦嗦的張邦昌走出營帳向宗望帳中走去。隨著這則消息被宗望得知,千麵郎君的行蹤變得撲朔迷離,而未來的路也被一層厚重的迷霧所覆蓋。明天會如何誰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