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神明之路(1 / 2)

神明之路

無數璀璨星辰繚繞一片天藍色的光暈,如雲如霧,純淨而安寧,俯仰吸允一抹天藍足以消散世間的各種痛苦和憂傷。此刻皓月當空,萬籟俱靜,一位仙者憑空而立,拂袖捋胡,雖不見其真容卻觀其身披珠玉瓔珞,不時從身邊升起萬縷煙霞。忽見兩道純藍色的光束,側身飛去,隻見一人禦空駕氣,通體藍色,見之神清氣爽,雖無威嚴之色,而淩逼之念不思自起。在這天境之間俯察萬物。“拜見,天順陛下”。“你來了,商隱”。“你打開參閱一下”.頃刻一道青光飛出,老者隨即一接是一幀書卷,他細細觀賞幀首之上的文字。“陛下,這天鑒神幀所言卻是造化之秘,請陛下聖裁。”“愛卿,孤自不會嫌疑,自知此乃聖道之經,天地萬物所係,隻怕他們無法繼之至靈之物,開圖挺紀,而貽誤蒼生。”“陛下,自古禦世,調縱萬物,皆以廣厚仁慈,皆隨成與物,而今如此機緣,況天賜神子皆有靈慧,必能渡奸邪,正神明,化萬物,利萬民,應天承運,萬望順天旨意。語畢,恍見一片光明,兩人凝神定性。眼前赫然出現一方正圓台座慧光普照。“一元須彌座生光,必有祥瑞出世”。不多時兩柄利劍交相輝映,劍氣直衝雲霄,一劍正立於一元須彌座,旋轉不息。另一劍循其邊緣上下流轉。“如此看來,天機已到。”瞬時兩人皆化彩光消失不見。

洪崖舞劍

清風明月,飛瀑巉岩。一座懸崖孤懸空中淩雲而出,不知其高,但見其險。朗月光華肆意流瀉,繁星光輝映照千裏。天賜情興,在這皎潔月光下,一人持劍獨舞。徐徐清風拂過臉頰,一顰一笑,起在萬仞崖壁,落在千丈山澗。飛泉瀑布,流劍漫舞。(此種風情英姿,非神人舞焉。)靜如止水,動似流星。劍身流轉,色若冰釋,刺卷風塵,氣如雲煙。隨其目光,俯仰觀覽,山嶽雄峙,若隱若現。銀瀑奔流,龍吟虎嘯。這人最後一劍直指天際,劍身散發出奪目的萬千光彩,而他也如此崖獨立不倚,如此劍英華自發。呼吸著懸崖四周緩緩流動的天地靈氣,清雋而俊朗的臉被月光映照得神采奕奕。他的劍倏然落下,才使人轉移目光,停下慢慢欣賞這山崖獨有的勝景。此崖名曰洪崖。(雖有名卻無碑無銘著記緣由。似無意讓人祭心稱其境鍾靈)周身雲霧飄渺,崖頂無花無木,崖壁無棧無索,怪石嶙峋,盤旋構折。正麵崖峰巍然崛立,沐浴清澈月光如冰封巨劍,披覆夜影一方卻恍如赤火升騰。崖澗清瀑飛濺升而化氣,落成寒灰,急湍如雷,劃川入穀,縈回不絕。月明星耀,置身其間,雖物稀景疏,但覺天地自有大美而不言。若能慧心默認這份天地大美,縱然滿腹俗慮塵懷,此生便也不留遺憾。人生本無,無中生有,生生不息,一切皆然。可是這份天然之道並非人人可遇,可感,可解,可知。縱然明天會不同,卻要如此清淨、瀟灑和從容。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人喚作天行,一個瀟灑而英俊的少年。風霜雨露未曾改變其清秀眉目,舞劍以示他行者的性格,而他舞劍之處便常常在這洪崖之頂。崖頂平坦之處更有一園形石台,渾樸無琢,名稱舞劍台。月光澄澈,灑滿舞劍台。劍台旁一位老人麵對這危崖長川兀自觀劍,神情意味深長。

“天運所行。想不到當初為師為你所取之名,至今而成真,不久你便要遠行,隻奈天命無測!”

“師傅,弟子所舞之劍如何?”這少年已經感覺師傅的到來,眉飛色舞。

“龍兒,師傅還是希望你莫要驕傲,雖然你的劍術出神入化,但你還不能對人劍合一,人劍分離的要義,還不甚了解,非曆經不可全然知曉。何況世間萬物各有靈異,雖一毫而珍良。龍兒,劍道非道。”

“龍兒,現在雖然不太明白師傅的用意,但龍兒自當受教”。

(“不過,為師叮囑你人之性命可貴,難得卻易失,須權衡生死善惡,謹記”)

“此去遠行,你大哥天性相隨,你們自有照應,為師臨別無他物相贈,惟一幀天訣傳授於你,習以長修,可調理心性,輔住劍道”

“龍兒,多謝師父賜教”。月光又一次照徹他的臉。

閬苑花蝶

這一夜,群星朗照,月色如水。有一個少年站立一座亭心觀望一片煙景如畫的花苑。他俊挺的眼角流露著同樣的歡欣和恩慈。他臉上永遠留著怡人的微笑,這微笑雖慵懶卻使人感覺到安心和親切。花苑中遍布奇卉異木,千姿百態,爭芳鬥豔。

清風拂袖,花木也隨之搖曳,星月光斑漸灑,恰似樂山知水者才可讀懂的天籟隱隱而來。

“明天,始終要來,而我會得到的是什麼呢?”

“如這花苑奇葩一般溫柔,也溫柔的博愛一切生來原本仁慈的萬物,對還是不對?用劍真的可以祛除世上所有的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