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藥風波(3 / 3)

“滾蛋!我又不是很想知道,不想說就不要說!”玩玩羞惱不已,佯裝出盛怒的模樣。

“嗬嗬,我的小蛇後想聽,我怎麼不說呢?相傳,在晉國曾經有個宰相叫狐偃。他是保護和跟隨文公重耳流亡到列國的功臣,而且在封相後勤理朝政,十分的精明能幹。因此,晉國的老百姓對他都很敬重。

所以,每逢六月初六狐偃過生日的時候,總有無數的人給他拜壽送禮。因為這個,狐偃就慢慢地驕傲起來。

可日子久了,老百姓就開始對他不滿了。但狐偃權高勢重,大家都是敢怒不敢言。

狐偃的女兒親家是當時的功臣趙衰,他對狐偃的作為很反感,於是就直言相勸。

但他不僅聽不進苦口良言,反而還當眾責罵親家。奈何那趙衰年老體弱,不久因氣而病,鬱鬱而終。趙衰的兒子就決心為父報仇。

第二年,晉國夏糧遭災,狐偃出京放糧,臨走時說,六月初六一定趕回來過生日。狐偃的女婿得到這個消息,決定六月初六大鬧壽筵,殺狐偃,報父仇。

他對妻子說:”像我嶽父那樣的人,天下的老百姓恨不恨?“

狐偃的女兒順口答道:”連你我都恨他,還用說別人?“

可當他丈夫就把計劃說出來。狐偃之女還是嚇了一跳,戰戰兢兢的回答。

”我是你家的人,顧不得娘家了,你看著辦吧!“

狐偃之女恨父親狂妄自大,絕情絕義。但是骨肉相連,血濃於水,她轉念想起父親對自己的好,心想總不能見死救吧。

於是,在六月初五跑回娘家告訴母親丈夫的計劃。母親大驚,急忙連夜給狐偃送信。

見妻子逃跑了,趙衰之子知道機密敗露,就悶在家裏等著狐偃來抓自己。

六月初六一早,狐偃親自來到親家府上,狐偃見了女婿就像沒事一樣,翁婿二人並馬回相府去了。

那年拜壽筵上,狐偃懺悔道。

”老夫今年放糧,親見百姓疾苦,深知我近年來做事有錯。今天賢婿設計害我,雖然過於狠毒,但事沒辦成,他是為民除害,為父報仇,老夫決不怪罪。女兒救父危機,盡了大孝,理當受我一拜。並望賢婿看在我麵上,不計仇恨,兩相和好!“

從此以後,狐偃真心改過,翁婿比以前更加親近。

同時,為了永遠記取這個教訓,狐偃每年六月六都要請回閨女、女婿團聚一番。

這件事情張揚出去,老百姓各個仿效,也都在六月六接回閨女,應個消仇解怨、免災去難的吉利。年長日久,相沿成習,流傳至今,就是民間盛行的”姑姑節“了。”

“呃……”

臭蛇!懂得還真多!

“嘿嘿,怎麼樣,會為有我這樣美貌與智慧並存的親親相公而開心死吧!”上官雲笑得很欠扁。

玩玩懶得反駁,從床上爬起來,順手拿起屏風上的衣裳,作勢就要脫衣服換。

突然,發現上官雲還在房裏,臉騰地一下子紅了!

“雖然很想看看我的小蛇後呐,不過呢,嘻嘻,來日方長嘛——‘那裏’,好像有點小誒。”上官雲賊賊的笑著,眼神往玩玩的胸前掃過。

玩玩呆了一會兒,一股血氣猛往腦門衝,羞惱不已。順手抄起旁邊的凳子,用力向門外砸去。

“滾——!!”

咆哮聲震動整座宮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