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在揚州也算是大家族了,尤其是現在,陳家更是到了事業的頂峰。陳老夫人本名吳彩鸞,是沒落的官宦人家,吳彩鸞生了兩子三女可謂多子多福了。大兒子陳天賜就是現在的家主,二兒子陳積善在朝為官,大女兒陳如歌,二女兒陳如詩,三女兒陳如畫。
陳老夫人早年喪夫,兒子們都是自己一手拉扯大,現在自己雖然已經放手生意上的事,把外麵的事交給了自己的大兒子,但是大事陳天賜還得和老夫人商量。所以現在老夫人雖然退居幕後,但是對陳家還有很大的影響力。
陳天賜共娶了三房夫人,大房閨名叫楊瑞珠,是個沒落官宦人家的女兒。二房閨名叫吳妙玉,出身商賈之家。三房孫翠錦是一個青樓女子早就亡故。
在這三房中,老夫人最是喜歡大房,因為大夫人和老夫人都是出身官宦人家,有很多共同話題。
老夫人雖然嫁給了商賈,可是從心裏看不起商賈,她總是以為出仕才是一個人的正途,所以老夫人一直都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入仕。大兒子是要繼承家業的顯然不適合做官,所以老夫人把自己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二兒子身上,陳積善倒也不負老娘的寄托現在也是為官一方。
天意有豈能竟如人願,大夫人在生完第一胎之後竟然不能再生育,而且生的還是一個女孩。大夫人娘家是沒落之家,雖然心裏老大不願意,可是老夫人備了一份厚禮給送去,也就無話可說了,再說了自己的女兒不能再生育,虧在自己,難道讓陳家絕後嗎?
老夫人又給陳天賜娶了個二房,這個二夫人雖然出身商賈人家,但是待人接物都有一種雍容的氣質,倒也不惹人厭。
二房在老夫人麵前誌得意滿,而且甚得老爺歡心,在加上肚子也爭氣,接連添了兩個小子。現在二夫人在陳家的地位已經遠遠淩駕於大房之上了。可是二夫人很會做人,每天第一件事就是給老夫人請安,然後是給大房請安。
二夫人在陳家其實是除老夫人外最有說話資格的人了,而且二夫人上得廚房,出得廳堂,不像大夫人空有一個官宦人家的架子擺著,有什麼用?所以下人們對大房反到沒有像對二房一樣尊敬。
下人們更怕的倒是大小姐。陳家大小姐叫陳芝蓉,是個潑辣的人物,她雖是女子可是是大房所生,再加上是第一個孩子,所以無論是老爺還是老夫人對她都是寵愛有加。
一般來說,父母最愛的孩子都是最大的和最小的,父母一般都將愛寄托在第一個孩子身上,是因為初為人父母,那種愛簡直到了泛濫的地步,對於最後一個孩子父母之愛已經是一種寵愛了,隨著孩子都的長大父母之愛最終就會全部拋灑到最小的孩子身上,不論這個孩子有多大,他永遠是最小的。
在陳芝蓉看來自己的母親雖然沒有生下男孩,但是是陳家八抬大轎抬進門的,是遠遠不能和那些小妾相提並論的。母親受了欺負可以忍,但是她不忍,那些下人被她整治的服服帖帖。她人雖潑辣可也並不蠢,知道自己是不能得罪二娘的,自己也是女人終究是會嫁出去的,可是母親一輩子隻能呆在陳家呀!依照母親的軟弱性格,自己一旦離開陳家,又留下那麼多的仇家,母親的日子恐怕更難過,所以陳芝蓉在陳家過的很不如意。
陳芝蓉對陳家真的是又愛又恨,母親的命苦,自己也是時運不濟,剛剛嫁進洛家,丈夫落海濤就暴斃而亡,竟是找不到死亡的原因。自己現在一人既要帶孩子還有管理洛家的產業根本就忙不過了。老夫人見她可憐,也許是在她身上發現自己年輕時候的影子,竟然堅決要她把孩子帶來自己幫忙照顧,可是自己畢竟年老了,體力和精力都已經不濟,隻好將小孩交給楊瑞珠。
楊瑞珠就這麼一個女兒可是年紀輕輕就守了活寡,女兒要強。從不在自己的麵前說她的事,自己問起來也是一言不發,心裏可指不定多難受,楊瑞珠看著自己的女兒一天天瘦下去,心裏的痛苦又豈是能用悲痛來形容,能為女兒做點事她是求之不得。老夫人要她幫忙照顧孩子自己心裏還挺高興,但是一想的孩子的要強個性不禁心裏忐忑。陳芝蓉把孩子送來的時候,她都有點懷疑自己是不是老眼昏花了,同時心裏也是一陣抽搐,心裏暗暗感歎“自己的的女兒在洛家過的是什麼生活啊!竟然把她逼到今天的樣子。”楊瑞珠的眼淚啪啪的就掉下來了。
陳芝蓉本來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到陳家的,一來怕人說閑話,二來她也知道母親過的並不如意,不想給母親添亂,孩子畢竟還小什麼都不懂,在陳家呆久了難免會令人生厭。孩子也知道怎麼回事,見到自己媽媽的樣子,拍著胸脯保證自己到了陳家一定會安分守己的。
陳芝蓉看著孩子稚嫩的臉龐,心裏一陣陣痛苦,那麼小的孩子啊!誰不願待在父母身旁,可是小小年紀就要------而且陳家那個大染缸,還有自己的二娘,心裏真的是百感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