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2章 先撒大網,後捕大魚(1 / 2)

“哥哥,依我所見,王伯龍如今已大傷元氣,若要頑抗到底,也難以扭轉占據。此時那廝們未嚐不會另有打算,我軍也要加以應對才是。”許貫忠心中念罷,翩翩站起身來,向蕭唐諫言道。

看著麵前這雖儒雅清秀,胸中卻似隱雄兵無數的濁世佳公子,蕭唐心中油然而生出股欣慰之情,他向許貫忠頷首示意,鼓勵道:“貫忠機智過人,此番便已料敵先機,你有甚計策,盡管來便是。”

許貫忠淡淡一笑,道:“那王伯龍費盡心思於南京道拉攏威懾群寇,他分明是想待價而沽,憑借手頭掌握的人馬與官府坐地起價,待時機成熟時,不但可謀個官身,亦可趁機割地一方。可如今他本部人馬折損過半,薊、平二州群寇也是各懷鬼胎,哥哥雖執意要蕩平了這廝,可他真就會孤注一擲,必要與哥哥決出個雌雄勝負麼?”

聽許貫忠一席話罷,蕭唐、楊誌等人都連連點頭,竺敬聞言道:“聽貫忠兄弟的意思,王伯龍、孔彥舟那兩個撮鳥八成會畏懼蕭唐哥哥勢大,存了逃之夭夭的心思。可是遼國轄地遼闊,那廝們就算要逃,又會逃到哪去?”

許貫忠清了清嗓子,又道:“那王伯龍,本就是遼東出身的匪寇,而孔彥舟那廝當年也是河北匪亂的漏網餘孽,見勢頭不對便北投了遼地如今遼國地界,局勢最為混亂的當屬東京遼陽府被高永昌所占據,各地亂軍勢力錯綜複雜的東京道了。似王伯龍這種綠林凶寇,時局越亂,越容易讓他東山再起,這事不止王伯龍自己心知肚明,孔彥舟那廝也必然十分清楚。”

蕭唐點頭道:“也就是,王伯龍與孔彥舟如果真的心存逃跑的打算,他們隻有北遁逃往遼東。既然要永絕後患,我軍北上的時候不止要清剿王伯龍的老巢,更要先做部署,撒下大網,靜候他們這兩條大魚奔著網裏鑽!”

許貫忠妙眸一凝,道:“正是如此!如今王伯龍所部聚於灤縣一帶,林衝哥哥那邊震懾平州東部群寇已無大礙,正可合兵一處進逼那廝老巢,敲山震虎的同時,發三路人馬率先包抄埋伏於灤縣北過中京道,通往遼東的必經之路上。伏兵貴精不貴多,隻要磨耗得那廝逃軍勢墮,而北往遼東,須渡濡水,到那個時候,可就要仰仗阮家三位哥哥的本事了”

阮氏三雄這邊聽了,阮七率先哈哈大笑道:“還是貫忠兄弟知我們兄弟三個!我七與兩個兄長本就都是靠水吃飯的,這撒網捕‘大魚’的差遣,卻不正是咱們三個行家裏手的本事!?”

※※※※※※※※※※※※※※※※※※※※※※

平州灤縣附近,但見一座怪山岩石裸露形如臥虎,在山頂處,還有座遼世宗耶律沅時期便已修建起來的文峰塔,此塔塔基以綿石所砌,上鋪青磚,三角形的高塔高分十三層,麵南背北,正麵有石刻楷書文峰塔,左麵刻衝霄漢,右刻淩雲梯,也正是後世灤州八景中的“岩山虎踞”之相。

在二仙山大敗於蕭唐之後,王伯龍便率眾占據了這座險峰高塔駐紮,他本是前後打算在據險而守的同時,聯絡平州各處的強人頭領,與蕭唐的兵馬前後夾擊,消磨那死對頭的兵力後再決出個勝負。

王伯龍自問上次也是沒有料到薊州地界還潛伏著這麼一支精壯的兵馬,一時間猝手不及,才吃了那場敗仗,可是他畢竟也是江湖中廝殺慣了的凶寇,心想就算我上次輸了一陣,可是你這廝們也忒過咄咄逼人,如今反要殺到我的地盤上來!現在是我嚴陣以待,哪裏還能容得你們這幹廝鳥再張牙舞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