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6章 師弟嶽飛,徒弟李顯忠(1 / 2)

李永奇與李世輔這兩個名字,蕭唐仍隻是莫名的覺得有些熟悉,可是就仍舊想不清這對父子是否在史載中留下了自己的事跡。可是蕭唐打眼一瞧那個眉宇間帶著一股果敢與英武的少年郎,心中便生出幾分好感,再加上他的伯父李永烈英勇犧牲,也使得蕭唐打算提攜這李世輔的父親,看看他是否也適合在新軍中謀個差遣。

“唉雖然我大宋痛失一員良將,但是李都監是為國為民而戰死,也可是死得其所,本官也必當向朝廷稟明,蔭職追封,以彰李都監忠義之心。”

楊知府那邊也長歎了一口氣,又溫聲細語的寬慰了李永奇幾句,隨即又道:“李都頭,這幾位率軍前來救援太原府的蕭唐蕭節帥、王煥王節帥、韓存保韓節帥、姚平仲姚都監他們知你兄長為國捐軀,亦有心要抬舉你在軍中謀個出身,卻不知你的心意如何?”

悲戚的李永奇幹脆的一抹眼淚,他聽楊知府介紹在場的這些官將,竟然大多是官居節度使之位的宿將,也曾聽聞過蕭唐在官場與江湖中的名頭,是以立刻來到蕭唐等人麵前,並納拜道:“人李永奇,家世雖稱不上是累代將門出身,可祖父輩亦然曾有不少先人於軍中打踅。得兄長教誨,人也一心要在行伍中建番功名,才不負先祖厚望寄托。

人不止與兄長打熬武藝,隻是初至太原不久,未曾立下半點功勞,卻得楊知府的情分,參我做在太原府衙做得個都頭職役。不止弓箭嫻熟,習得家傳的雙刀技法,那十八般武藝,也是自習學。今日蒙蕭節帥與眾位太尉抬舉,人若得寸進,必當銜環背鞍,誓死以報!”

“按我大宋軍製,優給陣亡將士家屬不止免賦役差科、賜贈恤金,亦可蔭補血親子嗣為官。令兄戰死沙場,你既然也有拳拳報國之心,我等按例擢升提拔,自然不會怠慢。李都頭,無須如此多禮。”

蕭唐立刻上前要攙扶起李永奇,哪知他卻仍執拗的跪倒在地,反而又向其子李世輔道:“孩兒,還不快來拜見蕭節帥?”

李世輔聞言也很痛快的走到自己父親身旁,他噗通下也跪倒在地,並且擲地有聲的道:“蕭節帥,我也曾從伯父、家父口中聽得你的名頭,也是軍中一條響當當的好漢子!今日又蒙恁體恤伯父,抬舉家父,我無以為報,這先給恁磕頭啦!”

李世輔罷便要向蕭唐行大禮,而蕭唐眼見李世輔年紀,言語卻端的幹練痛快,他言行舉止間已然有幾分赳赳武人的模樣,這也讓蕭唐對他更添了幾分好感。正當蕭唐扶起李世輔時,在旁的李永奇又斷然道:“蕭節帥,人在府衙關支領取的薪俸也足,夠照拂渾家與犬子,而兄長孑然一身,並未成家。我也不要甚麼恤金錢糧,隻求能夠追隨蕭節帥建功立業,便隻做個馬前卒也是心甘情願!也隻有如此,在人至九泉之下,才有顏麵去見我雙親與兄長。”

旁邊姚平仲聞言不由搖頭失笑,並對蕭唐道:“蕭節帥,看來這李都監的兄弟定要投至你的麾下,參他在軍中謀個武職,便是恁的事了。”

雖然尚不知這李永奇到底本事如何,可是觀其為人秉性,倒也足以對他委以差遣,也在初設的新軍中保舉李永奇做個武官。蕭唐心中打定了主意,旋即又轉頭向李世輔望去,並道:“雖然你年紀尚,可是看你言行氣概,倒也似是個心中亦有抱負的少年郎。令尊欲投至我麾下為國家效命,你又有甚麼打算?”

李世輔聽罷當即把腦袋一抬、胸脯一挺,朗聲道:“蕭節帥我年紀,可是我也隨伯父與家父學得了些拳腳刀術的本事,便是現在恁要用人,我也必當為恁效力!但凡蕭節帥有所差遣,休我李世輔少不經事,便是刀山火海我也敢去一闖,不畏刀劍,死不旋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