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5章 會師北撤 (7)(3 / 3)

林平說:“後來經過我們一係列的鬥爭,終於迫使國民黨當局承認了廣東省有中共武裝力量的存在,並在重慶與我們簽訂了關於東江縱隊北撤的協議。”

王作堯驚訝地問:“東江縱隊北撤?”

曾生也問:“快說說看,北撤協議的內容是什麼?”

林平喘了口氣,說:“一是承認華南有中共領導的抗日武裝力量;二是華南中共武裝力量北撤二千四百人,不撤退人員可以複員,發給複員證,政府保證複員人員的生命安全,財產不受侵犯,就業居住自由;三是北撤人員撤退到隴海以北,撤退船隻由美國負責,具體措施和細節等第八執行小組回廣州後再談。”

曾生高興地說:“是嗎,太好了,真是辛苦你了。”

林平說:“沒有,我哪有什麼辛苦了,要說辛苦倒是你們,這次你們與羅坤在沙魚湧一仗打得好,打得漂亮,連周恩來同誌都在誇我們了,這一仗為我們的談判贏得了資本,不容易啊。”

曾生和王作堯聽到這裏,欣慰地笑了。

205

就在林平、曾生和王作堯等與第八執行小組緊張談判期間,國民黨廣州行營張發奎主任回到廣州後,立即在廣州召開“兩廣綏靖會議”。其中心議題就是在廣東發動全麵內戰,並限期在三個月內“清剿”完畢。於是,國民黨軍調兵遣將,對廣東境內及周邊地區的遊擊隊開始了清剿。

西北支隊已經從始興縣插到南雄一帶活動,不斷向粵贛湘邊區縱深挺進。廣州行營派出大批頑軍相繼對粵贛湘邊區遊擊隊展開強勢進攻。得到命令後,獨立第二十旅的麻玉章團奉命從清遠開往南雄一帶,以阻止遊擊隊北上。

這是一個陰雲籠罩的日子。

這天正逢界址圩趕圩,圩上十分熱鬧。界址圩位於廣東省南雄縣和江西省全南縣的交界處,因界址穿圩而過,故名界址圩。界址圩從東到西有上下兩條小街,街道兩旁商鋪錯落有致,商鋪都是些低矮破舊的泥磚瓦房。每逢圩期,邊界兩省周邊的村民前來趕圩,小販小賣雲集於此,倒也熱鬧。

由於界址圩一向是三不管地帶,目前還是半遊擊區,國民黨和共產黨的部隊都可以進出。經過一路征戰和長途跋涉,麻玉章率全團官兵到達南雄縣與全南縣交界處。當他了解到劉鵬仔的短槍隊就在這一帶活動後,異常興奮,立即派出小分隊四處打聽,準備伺機消滅他們,以報那傷腿之仇。

麻玉章團部就設在界址圩附近的一個偏僻的小學校裏。這天,他正在團部臨時指揮室來回踱步,思考著如何才能消滅劉鵬仔及其短槍隊。一名出去偵察的士兵跑進來,麻玉章迫不及待地問:“怎麼樣,情況打聽清楚沒有?”

士兵說:“都打聽清楚了,劉鵬仔他們正在界址圩。”

麻玉章問:“有多少人?”

士兵說:“不多,隻有十多個人。”

麻玉章高興地說:“正是冤家路窄,劉鵬仔,今天算你倒黴,又碰到老子手上,我讓你插翅難逃。命令,全部著便裝,抓拿劉鵬仔和短槍隊。”

士兵大聲說:“是!”

不一會,麻玉章率領一個連出發了,為了便於隱蔽,他們全部身著便裝。

劉鵬仔帶領幾個隊員吃完午飯後像往常一樣來到圩場巡視,並準備調解一宗民事糾紛,這是短槍隊員為開辟新區以來所開展的一項民運工作。他們辦事公平,伸張正義,深受當地群眾的歡迎。

這時,天空下起了小雨。但圩上的老百姓仍然熱情不減,他們忘我地吆喝,小心地兜攬著買賣。劉鵬仔巡視一遍,發現圩上多了不少新麵孔,而且這些人行動詭秘,行蹤可疑。他不敢大意,叫來剛升任不久的副隊長丘石,要他帶兩個隊員到下街巡視,並特意囑咐說:“不知你有沒有發現,今天趕圩的人很複雜,你可要提高警惕呀!”

丘石聽了點點頭,仍像往常一樣,並不放在心上,反正天天都要提高警惕,就帶了兩個隊員往下街走去。劉鵬仔和小張邊巡視邊朝一間小食鋪走去。這時,他發現前麵屋簷下蹲著一位衣衫破爛的老農民,麵前放著一隻待賣的老母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