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北撤協議規定東江縱隊名義北撤是二千四百人,由於取得了美軍德臣上校的工作,實際北撤人數為二千五百八十三人。曾生代表北撤人員向米勒上校贈送了一麵繡著“和平使者”的錦旗。米勒上校接過錦旗,舉臂高呼:“祝中國早日實現和平!”
緊接著方方也舉手高呼:“和平萬歲!”“民主萬歲!”
指戰員們一齊高呼起來,口號聲猶如雷鳴一般在海灘上空回蕩,打破了沉寂的海空。
北撤人員開始登船。
林平因為負責領導廣東省內武裝鬥爭,所以留了下來,與他一起留下來的還有林文雄等一大批人。林文雄來到海灘,與方藍激情擁抱,方藍和弟弟方平、葉淩風、黃東、李春玲和小黃高、劉雪米、李玉英等在曾生的帶領下,慢慢登上了軍艦,與留下來的林文雄揮淚告別。
李玉英看著手裏的那個戒指,突然想起劉鵬仔,心潮起伏,哭得傷心。方藍和李春玲撫肩安慰,說著說著連自己都哭將起來。那邊的林文雄仍默默地站在那裏獨自發呆,與以前的林文雄簡直判若兩人。曾生走下來,眼睛紅紅的,他緊緊地擁著林文雄,說:“兄弟,你要知道,你永遠是一隻打不敗的猛老虎!”
林文雄無語,眼裏蓄滿了淚水。失意發自於胸間的那份悲憤,失落來自於將遠離戰友的依戀。他仰望著茫茫天空,隻顧搖頭,眼淚像掉線的珍珠,撲簌簌地掉下來。突然,他像一隻發怒的雄獅,對著天空大怒吼:“劉鵬仔,你個狗日的,你為什麼走那麼快,為什麼呀?”吼完了,他聲嘶力竭地哭將起來。
耳邊傳來小黃高奶腔奶調的聲音:“叔叔,你怎麼哭了,媽媽說英雄流血不流淚。”
林文雄仰臉轉向海麵,望著三艘即將遠行的軍艦,軍艦上方藍正在向他深情地揮手。
清晨,一輪太陽從海平線冉冉升起,美軍的登陸艦徐徐駛離大鵬灣。陽光下,海麵上波光鱗鱗,燦爛輝煌。海灘上響起了一曲《北撤之歌》嘹亮的歌聲:“為了廣東的和平呀,我們要離開戰鬥的故鄉,我們要奔赴新的戰場,辭別了親人,告別了戰友,漂過海洋到遙遠的北方……”
歌聲悲壯,伴隨著海風在大鵬灣上空飄蕩。
二○○七年九月三十日於深圳坪山
207
橫掃莞太線日軍 北撤前園潭戰鬥
208
勝利北撤
保安第八團淩育旺部、徐東來支隊及黃文光大隊三個大隊、一個炮連、共一千五百多人,兵分三路,直朝大嶺山區的大塘撲來。
1939年,葵湧,擁有長達32公裏的黃金海岸線和中國最秀美的海灘,擁有深圳市第四大高山筆架山和深圳第五高山排牙山。秀麗的山海風光成為其獨特的香翰屏命令收複失地,並指定張英大隊和羅坤大隊各派一個連歸新編大隊指揮,結果未出一兵,九月十二日,新編大隊單獨出擊,夜襲葵湧,敵人於指曉前倉皇從海上逃竄。三天後,新編大隊在抗日自衛軍的配合下,在馬巒頭山地進行阻擊,打退了敵人的進攻。接著,進行了一次深入敵巢的戰鬥,夜襲擊沙頭角附近的沙井頭村日軍據點,擊斃擊傷日軍數人。
國民黨第四戰區劃遊擊指揮所傳令嘉獎:新編大人最能執行命令,最能打擊敵人,最能得到準確情報,最能在軍風紀上起模範作用。
1939年11月第二大隊收複寶安縣城南頭,
1939年12月,日軍在東莞兩渡河打跨國民黨獨立第20旅的一個團後返回深圳途中,被新編大隊在橫崗以北的雞心石伏擊,斃敵30餘人,戰馬3匹。
為了便於領導受降和反對內戰鬥爭,林平主廣東省區黨委和東江縱隊領導要關,從羅浮山回到東江以南前線——葵湧土洋村。
馬巒頭戰鬥、沙井頭戰鬥、雞心石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