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員的各項狀態都是浮動變化的,並且影響狀態的因素有很多,風速、海拔、氣溫、濕度、心態.而文浩今天的這個慢反應,顯然是由於大阪的持續高溫導致的,不過好在他的純跑動發揮依舊給力。
同樣是前10米的用時,阿薩法·鮑威爾是1.84秒,泰森·蓋伊則是1.92秒。
從這裏便可以看出,文浩在起跑反應上落後的差距,實際上已經在純跑動過程中有所追回了。
10米,20米,30米.
隨著距離的不斷推進,選手們的身體姿態也隨著重心的不斷抬高、技術動作的過渡而舒展開來,直到完全轉變到途中跑技術姿態。
單論技術,阿薩法·鮑威爾在當今的百米項目上,確實是教科書級別的存在。
尤其是相對於賽季初的那段時間,此時的他在傷病近乎痊愈的狀態下,啟動加速的銜接便更加得心應手,極速的上限也不會再受傷病的限製了。
最為奇特的是,身為一個身高足有188公分的“大個子”,相比於天生就應該具備的寬大步幅,阿薩法·鮑威爾的步頻能力其實反而更加出色。
以他們各自的個人最佳成績數據列比:
泰森·蓋伊個人最佳9.84,全程45.5步,平均步長2.198米,步頻4.624步\/秒。
鮑威爾個人最佳9.77,全程45步,平均步長2.222米,步頻4.606步\/秒。
文浩個人最佳9.76,全程44步,平均步長2.273米,步頻4.508步\/秒。
不過平均步長和步頻,並不是衡量一個百米運動員是否是步幅型\/步頻型的標準,而應該是步長指數(步長\/身高)與步頻指數(步頻×身高)。
通常認為一個國際高水平的運動員,步長指數達到1.2以上為優秀水平,步頻指數達到8以上為優秀水平。
泰森·蓋伊的步長指數是1.221,步頻指數是8.323,相對來說偏向於步幅型;
阿薩法·鮑威爾的步長指數是1.182,步頻指數是8.659,明顯屬於步頻型;
文浩的步長指數是1.209,步頻指數是8.475,明顯屬於步幅型。
出色的技術能力,讓阿薩法·鮑威爾在前30米的啟動加速環節取得了不錯的領先優勢,這一幕畫麵也讓體育場內為數不多的牙買加觀眾精神一振。
原本依照本賽季他和文浩的兩次交手記錄來看,正常發揮下鮑威爾是很難在啟動加速環節討到便宜的,但來到這場競爭激烈的百米飛人大戰上,他卻猛然間像是打了雞血一般,大幅度領先壓製住了文浩與泰森·蓋伊。
如此情景,怎能不讓人為之歡呼呢?
難道說,沉淪已久的阿薩法·鮑威爾,終於要上演“王者歸來”的戲碼了嗎?!
與牙買加觀眾的心態截然不同的是,現場以及電視機前的中國觀眾,許多人已經握緊了拳頭、咬緊了牙關,此時當真是為文浩的落後而感到無比焦急。
如此明顯的落後差距,文浩他.還能追回來嗎?
這個問題,文浩也暫時給不出答案。
但他隻知道一件事——絕不能因為聽槍環節出現了失誤,並在啟動加速環節落後了對手,就感到氣餒或是自暴自棄。
當意識到自己因起跑反應而落後的那一刻,文浩的腦海裏頓時就閃爍過一個畫麵——2008、布魯塞爾、雨後低溫、慢反應0.223、9.77(-1.3)!
同樣是慢反應,2008年的黃金聯賽布魯塞爾站上,尤塞恩·博爾特不僅要麵臨-1.3m\/s的大逆風條件,更要麵對當時雨後造成的低溫環境。
但哪怕是諸多劣勢因素存在,他依舊跑出了9秒77的超級成績,可見他當時的硬實力有多麼恐怖。
而現在,文浩捫心自問。
在這場比賽中,他麵臨著負麵影響實則很小的高溫環境,比賽場上似乎也隻是微微有一點小逆風而已。
一個真正的強者,是絕對不會因此而影響到自身心境的,不僅不能受到這方麵的影響,甚至要“知恥而後勇”,在後續的環節中拿出更加完美的發揮,拚了命去把那落後的差距給追回來!
起跑反應落後了算什麼?
不就是一個鮑威爾嗎?
辦他!
前程處於落後根本無需氣餒,因為後程狂飆絕殺對手,才是曆史級強者應有的浪漫!
30米的位置,阿薩法·鮑威爾以極其出色的狀態,遙遙領先單獨構成了第一梯隊。
在他之後的第二梯隊,是啟動加速能力非常出色的奧魯索基·法蘇巴,還有發揮同樣非常出色的泰森·蓋伊,他們二人被鮑威爾甩開了超過一個身位的差距。
再之後,才是由文浩、阿特金斯、奧索夫尼卡組成的第三梯隊,而他們落後第二梯隊的差距卻沒那麼大了,隻有半個身位左右。
恢複至巔峰狀態的阿薩法·鮑威爾,實力確實非常恐怖,但若是文浩在這場比賽中延續著本賽季一貫的優秀發揮,此時的他就算略有落後,也絕對不會超過半個身位。
前30米的分段用時,阿薩法·鮑威爾是3.78秒,泰森·蓋伊是3.85秒,而文浩則是3.87秒。
起跑反應所導致的落後差距,已經在逐步縮小了。
尤其是在起跑反應上,文浩原本是落後泰森·蓋伊約0.08秒的,而僅僅隻是30米的距離,他便將差距追到了0.03秒以內!
可見文浩的純跑動起跑加速能力,有多強!
30米過後,進入到途中跑高速階段!
接下來,如果能夠發揮出自身的最佳狀態,那麼文浩、泰森·蓋伊、鮑威爾這樣極速能力極強的選手,將會迅速拉開差距,將其他選手遠遠甩在身後!
觀賽席上,黎慶正緊握著欄杆,目不轉睛地盯緊了每一個細節。
從30~60米的這第一段途中跑高速區間,將是決定比賽勝負的關鍵時刻。
在轉瞬即逝的百米運動中,決定比賽勝負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極速!
前程落後?
不要緊!
最關鍵的是,必須要把速度提升到足夠追回差距的極致狀態!
緊盯著橘紅色跑道上的賽況,黎慶忽然眼前一亮,仿佛看到了勝利的希望!
他看到20米過後,文浩明顯有一個向前追趕的位移,經驗老道的他相信這絕對不是視角的問題!
並且這個細節,不止黎慶看到了,所有全神貫注的解說、觀眾,都看到了!
在現場,文浩的支持者們立刻做出反應,竭盡全力地呼喊起他的名字,無比渴望看到他追平、超越泰森·蓋伊和鮑威爾的畫麵上演。
而此時依然處於相對落後位置的文浩,他將目光依次掠過前方領先於他的泰森·蓋伊和阿薩法·鮑威爾,最後定睛在了跑道盡頭那越來越近的終點線上,仿佛整個世界隻剩下他一個人在自由奔跑!
哪怕是因為慢反應導致了起跑落後,他也依然為自己披上了最為堅定的信念:
這場比賽,不論是原本應該在大阪加冕“三冠王”的泰森·蓋伊,還是已經恢複至巔峰狀態的阿薩法·鮑威爾,都搶不走這個屬於我的冠軍!
可視的數據化屬性,就是他最大的依仗。
在黃金聯賽羅馬站上,當時【速度】還隻是89點的他,依然能夠在+1.0m\/s的風速條件下跑出9秒76刷新世界紀錄。
如今他的【速度】屬性已經來到了90點,哪怕是在逆風條件下,他也有絕對的信心發揮出12m\/s以上的極限速度!
40米,50米.
體育場內,震耳欲聾的歡呼浪潮席卷著每一個角落,尤其是在文浩進行了一段明顯的追趕位移後,賽場內的歡呼浪潮已經推至新的高峰!
鮑威爾依舊跑在了第一位,但文浩、泰森·蓋伊和他之間的差距確實在拉近著,這是無數觀眾僅憑肉眼就觀察到的變化。
30~40米,文浩的速度猛然提升了一個檔次,此10米區間的用時僅為0.87秒,泰森·蓋伊也是0.87秒,鮑威爾則是慢了不少,達到了0.89秒。
40~50米,阿薩法·鮑威爾依舊處於領先的位置,但這10米區間用時卻達到了0.86秒,而文浩和泰森·蓋伊則都是0.85秒。
同用時僅為3.78秒的前30米相比,阿薩法·鮑威爾在進入途中跑階段後的加速,明顯沒有達到一個比較理想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