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牙買加,窮苦人脫離貧窮的最佳途徑就是練短跑,因為練短跑的要求再簡單不過了——隻需要一雙釘鞋就行。
僅僅隻是訓練了三個月不到,在特裏洛尼區的謝伍德康坦特鎮,尤塞恩·博爾特便沒有了同齡對手,於是他開始前往牙買加的其他地區參加比賽。
僅僅隻過了兩年,博爾特的成績便提升到了一個令人咋舌的程度。
2002年,當時還未滿16歲的博爾特連續包攬了牙買加高中聯賽、加勒比共同體運動會、中美洲和加勒比青年錦標賽的200米和400米冠軍。
7月下旬的金斯頓世界青年錦標賽,主場作戰的博爾特以20秒61奪得了200米金牌,一躍成為了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世界青年錦標賽冠軍。
要知道當時和他同場比賽的對手們,全部都是來自世界各國,年齡能達到18、19,甚至是接近20歲的青年精英運動員。
從開啟短跑職業生涯開始,尤塞恩·博爾特所遇到的能擊敗他的對手,基本都是至少比他大上兩三歲甚至更多的精英運動員,並且他還是贏多輸少的狀態。
但是就在今年,一個年紀比他小了快兩歲的家夥,一舉包攬了男子100米的世錦賽金牌和世界紀錄,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世界百米之王”。
文浩的成長速度,遠遠超出了博爾特的預期。
就在去年的這個時間點,他和文浩還是地位等同的,來自不同國家的兩人,一同被媒體們譽為100米與200米項目的“未來雙子星”。
而現在,文浩已經將他遠遠甩在身後了。
兩天之後,就要迎來本次世錦賽的男子200米了。
我能贏嗎?
我能戰勝他嗎?
頒獎儀式的時間並不長,就是算上入場也不會超過十分鍾,但就是這不到半米高的領獎台,全世界不知有多少運動員窮極一生,都未曾有資格站上來。
男子100米賽是今晚的最後一個項目比賽,而男子100米頒獎儀式更是今夜的最後一項活動。
進行頒獎儀式的時候,長居陸上競技場內已經有不少觀眾陸續離席了,其中多是霓虹及其他未有本國運動員獲獎的觀眾。
但選擇留下來的觀眾數量還是相當可觀的,尤其是來自中國的遊客或是在霓虹務工人員、留學生,哪怕明天還有飛機要趕、哪怕明天還要上班、上學,卻也沒有一人選擇離場。
在霓虹的土地上,升起那麵由革命先烈的鮮血所染成的五星紅旗,響起那嘹亮且振奮人心的《義勇軍進行曲》,這樣的場景對於中國人來說,是絕對不容錯過的!
時針逐漸指向11點,燥熱了十多個小時的大阪在海風的吹拂下,終於開始變得有了一絲涼意,但長居陸上競技場的熱情,卻依舊未曾消退下去。
聚光燈下亮如白晝的體育場內,文浩站在領獎台的最高處,左手邊是季軍銅牌獲得者阿薩法·鮑威爾,右手邊是亞軍銀牌獲得者泰森·蓋伊。
而他身前的領獎台下,國際田聯主席拉米·迪亞克微笑著和文浩握了握手,並開口表揚了幾句,然後從禮儀小姐手持的托盤上取過大阪世錦賽的特製金牌,將它穿過文浩的脖子,掛到了他的胸前。
熱烈的歡呼和掌聲再度響起,這已經是現場觀眾不知第幾次為文浩獻上祝賀了,但即便有人把手掌拍紅了、把嗓子喊啞了,也依然抑製不住內心的狂喜。
站在這象征榮譽與巔峰的領獎台上,被來自現場及世界各地無數的目光聚焦,文浩此時的心中自是無比暢快。
世錦賽到來之前,他以《Viva La Vida》宣告自己打破世界紀錄後的心境,宣告自己這個“新王”將徹底取代過去的“舊王”。
但持有世界紀錄,卻並不意味著他能夠穩坐在“百米之王”的寶座上,如果沒有世界大賽的冠軍榮譽傍身,那也隻不過是“無冕之王”而已。
因此他在決賽揭幕的介紹環節,才會對著鏡頭再度做出宣言:“I will be King!”
現在,他做到了!
世界紀錄為我持有,世錦賽金牌榮譽現已加身,如今就隻剩下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桂冠,等待著他去加冕了。
雖然在接下來的那個時代裏,想要加冕奧林匹克桂冠的難度,甚至比現在打破世界紀錄、奪得世錦賽冠軍的難度還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