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爺爺奶奶要是因為咱們受了牽連,我這心裏一輩子都過不去這個坎兒。”
“父親放心,我一定會把他們都接回來的。您自己也要保重。”
白寧帶著人馬走了。
留在莊子裏麵等候接見的二十多個大寨主、豪俠、文士,和趙長東站在遠處的小山坡上看著遠行的隊伍。
一位三十多歲的豪俠,開口說道:“令主大人,這些少年都是您的家奴吧,很不錯的,曆練一番回來就成才了。”
趙長東哈哈一笑,不討論這個話題,別讓他給帶溝裏,“各位想要見我,不知道有什麼想法?咱們可以敞開談,直說,不來虛的。”
王文舉拱手行禮:“令主大人,此番風雲聚會,機不可失。在下王文舉,進士出身,做過一任縣令,請求跟隨在令主大人身邊,做籌謀之事!”
還有一位文士:“在下姚默然,進士出身,做過通判,請求留在令主身邊。”
趙長東喜出望外,進士出身啊,自己隻是聽說過,還沒見過呢,沒想到居然投到自己這裏來了。
趙長東還以為這些人都是土匪頭子、綠林好漢一類的粗人呢,沒想到還有懂民政和律法的。這方麵的人才,自己是真需要。
趙長東衝他們二人拱拱手:“有勞二位先生了!多謝二位先生願意助我。”
趙長東從此就擁有了一個以王文舉和姚默然為首的文官集團。
一位紅臉大漢,身高八尺,十分魁梧,身上披著英雄氅:“令主大人,我們山寨的兄弟們,隨時等候召喚,敢問令主大人何時起事?”
這話說的,趙長東都讓他給逗笑了,這位好漢感情以為自己是要參加農民起義呢!
“名不正則言不順,我們做事要做到師出有名,我們不是流民、也不是亂民,不是要禍亂天下,不存在起事這個說法。
你們如果願意跟隨我,就先回去,每個人挑選五百精兵,送到安遠縣來,聽從我的號令。
咱們以三個月為期,三個月以後就不要來了。你們剩餘的人馬繼續留在原地,等候我的命令。”
趙長東對這些土匪頭子觀感不佳,組織性紀、律性很差,曆史上的流寇、土匪都難成大器。
他們當中什麼樣的人都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層出不窮,趙長東不認為自己現在就有能力掌控他們。
這些土匪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趁火打劫,要說他們對自己忠心耿耿,那自己現在就可以收拾收拾去世了。
王文舉和姚默然對趙長東刮目相看,原本以為趙長東隻是一個幸運的農家少年,幾番僥幸之下才有了現在的局麵。
沒想趙長東真的是一個具有雄才大略的人,他們留下來要為趙長東謀劃的,就是利用現在的局麵,割據一方,逐漸做大。而不是急功近利,曇花一現。沒想到大家居然不謀而合。
王文舉和姚默然投靠趙長東屬於迫不得已,他們家的祖宗受了國師府的恩惠,就要兌現承諾,如果不然,國師府有的是辦法,讓他們家族灰飛煙滅。
如今能遇到趙長東這樣一個有能力的主子,真是萬幸。
於是二人俯首:“令主大人高瞻遠矚,屬下佩服,我等願為令主效犬馬之勞,供令主大人驅策!”
王文舉和姚默然二人為趙長東獻上了第一策,立刻派人出去購買糧食,不論是米麵高粱還是豆類雜糧,隻要是能吃的都要,飼料也要。
趙長東毫不猶豫的拿出了五十萬兩銀票,姚默然帶著銀票和趙寒一小隊就走了。王文舉則留下來開始幫助趙長東捋順政務。
那些土匪頭子站在旁邊看著,他們不知道自己現在能幹什麼。
隻能先回去了,“令主大人,那我們就先回去了,您需要的兵馬,一定會按時送到!我們在家裏等候你老人家的召喚,千萬別忘了啊!”
趙長東揮揮手,“忘不了,不過你們回去以後,要整頓一下你們的人,跟著我,就不能做那些奸淫擄掠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