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幾天陳香菊也沒閑著,曬蘿卜幹,醃蘿卜幹,順手做了點辣椒醬,夾饅頭配粥都是一絕。

這天,陳香菊在收拾東西的時候發現自己還帶了些酒曲,一拍腦袋,真是忙忘了,可以做些黃酒呀!正好可以用來燒菜。

陳香菊娘家媽是從南方過來的,很多飲食習慣還是南方的,所以每年還會自己做些黃酒留著燒菜,偶爾也會喝上幾杯,沒白酒那麼辣,味道醇厚,稍微還帶點甜。

有時候陳香菊覺得自家媽會得東西多,可能不是一般人家,不過娘從來不提外婆家事,隻是默默地把自己會的東西教給陳香菊,比如燒菜,釀酒,陳香菊悟性好,教過幾次就能學得七七八八。

想到這裏,陳香菊心情又有些低落,有些思念他們,要是他們都還在,自己也不會背井離鄉了。

“小菊,在家嗎?”

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的陳香菊被門外的聲音驚醒,聽著好像是隔壁的付大媽。

“付大媽,我在呢,怎麼了?”

付大媽一臉神秘,小聲地說:“我們今天準備去下麵的村裏買些東西,你也可以看看去,有什麼你需要,大媽也是想著你才帶著你一起。”

“這我肯定要去,多謝大媽,不過我可以帶上中院的陳春燕嗎?就是賀西安媳婦。”怕付大媽不熟悉,特意指出賀西安。

付大媽擺擺手,“這不用你多說,李招娣帶著她一起呢,今天就我們四個人,你帶個大袋子,還有錢,我們現在就出發。”

“誒,那我們怎麼去?”

“自行車啊,你還能明目張膽地坐公交車不成,立馬有人舉報。”

“可是我沒有自行車。”陳香菊有些為難,家裏唯一的一輛自行車李剛騎走了,最重要的是自己也不會騎。

“嗐,這有啥,我騎車帶你。”

陳香菊看著坐在李大媽後麵的陳春燕,忍不住笑出聲來,兩個年輕人還得讓兩個大媽馱著走。

付大媽騎車帶著陳香菊慢悠悠地往郊外去,路過一座小山,看著挺蕭條的。

“付大媽,這座山上會有蘑菇果子嗎?”

“你別多想了,就算有也輪不上我們,附近村裏的人早就把這山上都摸遍了。”

旁邊的李大媽哈哈大笑起來,“小菊,來這麼遠就為了點蘑菇是不劃算的,坐公交來回還要六分錢呢,不過今天大媽帶你們去村裏,他們哪裏應該還有留著幹蘑菇,換點回來燉粉條吃。”

“李大媽,你們怎麼知道那裏可以換東西,是有認識的人嗎?”陳春燕好奇地問。

“還不是之前他們村裏有人過來賣貨,遇上了多聊了幾句就被你付大媽套出話來了,然後就時常讓他帶東西過來,要不光靠分配的那些東西哪能養活一大家子人。”

“可不是嘛,我那天看見一個小夥子在我們院子附近轉悠,還說來看親戚的,我一看就不是,那天我和他換了些豬肉,還留了地址,正好今天帶你們一起去看看。”

“那還真是沾了付大媽的光了,要不我們是連門都找不到。”陳春燕打從心裏覺得付大媽她們還真是有本事,哪兒都有門路。

一路閑聊,很快就到了目的地——棗花村。

付大媽把自行車遞給陳香菊,自己則是拉著村口的小孩打聽:“小孩兒,知道付二牛家在哪兒嘛?我們是他家親戚。”隨即給小孩拿了一顆水果糖。

沒有小孩能抵擋糖果的誘惑,所以幾人很快就知道了方向,正好付二牛家在村口第一家,抬抬腿的功夫就到了。

村子裏的人家基本都不關大門,方便串門,所以付大媽一行人直接往院子裏一站,“請問付二牛在家嗎?”

“你們是誰?找二牛有什麼事。”付老頭有些疑惑得看著眼前的幾人,二牛那小子不會在外麵惹什麼事讓人找上門來了,特別是看見後麵兩個年輕姑娘,臉色更難看了。

付大媽人精一樣,哪能看不懂付老頭的臉色,連忙開口道:“我就直說了,前段時間你家小子不是上城裏碰到我了嘛,我把他東西都收了,還給留了地址,今天正好有空就找來了。”

付老頭一聽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這笨小子,賣個東西還能把人引進家裏來,腦子裏裝的都是漿糊吧。

心裏雖然暗罵著,但還是引著幾人到屋裏坐下,吩咐旁邊的老婆子,“孩他媽,你去倒幾杯水來,順便把二牛叫起來,這個點了還在床上窩著,像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