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源於青藏高原東麓的橫斷山脈綿延幾千裏,餘脈跨越中越邊境後呈現西北東南走勢,被稱為拾宋早在山,是越南境內的第一大山脈。山脈東邊跨過沱江(越南江河名,不是中國四川的沱江),在沱江和紅河兩大河穀間,突然變得險峻起來,形成以海拔3142米的番西邦峰為中心的高山群。
被迫改變原定計劃向西南方急行軍一個白天的紅劍,此刻就在距離番西邦峰不過二十公裏左右山中宿營。
軍事地圖上,紅劍所處的無名山頭被標示為1993高地,在它的西南邊,巍峨的番西邦峰矗立在夜幕中,黑沉沉地顯得頗為壯觀。山間,小溪不知疲倦地嘩嘩向東流去,不知何時就會彙入紅河,流進南海。除此之外,山中一片寂靜。
滕斌用綁腿打了個活扣,將自己捆在一顆需要五六個人合抱的大樹上。擔負警戒任務的二班,隻有班長手裏有一支具有被動紅外觀瞄功能的狙擊步槍,而紅劍分隊總共也不過兩支而已,還都是軍工廠的試製品。要不是鄭尚武“進修”,也輪不到指導員王德銘拿一支珍貴的狙擊步槍了。
大樹下是倪震在負責潛聽。在山間溪流嘩嘩作響的幹擾下,有效的潛聽是一個惱人的、需要長時間堅持的工作。倪震必須要適應小溪的流水聲後,才能分辨出山野裏的其他動靜來,就算換另外的人來潛聽,也是需要如此適應一段時間,沒有技能高低優劣的區別。
潛聽的倪震是苦惱的,觀瞄的滕斌更加吃力。長時間用瞄準鏡去觀察四周的情況,導致右眼酸脹不堪;長時間集中所有注意力,也讓滕斌感覺非常疲勞,這就是他把自己捆在樹上的原因。否則一個不好栽下樹來,可就冤枉大了。
兩名哨兵一上一下的距離不過三米左右,偏生不能說話分散注意力,那樣也會暴露自身的位置。叢林狙擊作戰,考校的就是潛伏時的耐心,誰能堅持誰就贏得主動,擔負警戒任務也一樣。盡管一個白天的急行軍似乎甩掉了敵人,但是紅劍隊員都很清楚,擅長叢林遊擊戰的越南人遲早會在叢林中找到蛛絲馬跡追蹤而來。隻是留給紅劍休息時間多寡的區別而已。
滕斌身邊一根大約30厘米粗的藤蔓搖晃了幾下,這是規定的聯絡暗號。他低頭一看,倪震雙手繃直了一條白毛巾指示著方向。
端起槍,瞄向倪震指示的方向仔細觀察,一個暗紅色的影子在緩緩蠕動著。如果沒有紅外裝置,根本就無法把這影子和大地分開來。滕斌用右腿的腿彎夾住藤蔓,輕輕搖動幾下,樹下的倪震會意,慢慢向後退走,去通知指導員王德銘和其他哨位的戰友們。
滕斌又發現了一個暗紅的影像,顯然,敵人是一前一後的交替掩護著接近“可疑區域”。這也表明,敵人中有特別擅長追蹤的高手,能夠在黑夜裏找到紅劍行軍留下的痕跡。
長時間舉著槍的膀子有些發酸了,滕斌咬咬牙鼓鼓勁,依然保持著對敵人的監視,他想找出兩名敵人中誰是追蹤高手?隻要確定了目標,就可以在第一時間將其擊斃。紅色的人影在瞄準鏡的分化刻度中依然慢慢地匍匐前進著,距離滕斌所在的大樹還有大約一百三十米的距離。後麵一個,則停在一株大樹下麵,露出了小半邊腦袋,顯然在作火力掩護的準備。
對方確實是高手,居然在黑夜追蹤時也能夠警醒到如此程度。
前麵的人影停頓了一下,似乎在摸索著什麼,大約半分鍾後又開始向上爬行。隻是爬行的速度和路線都變了,敵人顯得很小心地盡量找可以提供掩護的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