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4日,在北京協和醫學院召開洛克菲勒銅像揭幕儀式,以紀念洛克菲勒基金會資助興建協和醫學院90周年。
這是一次低調與遲到的揭幕儀式。
1913年,金融大鱷摩根去世,他生前收藏的一批中國瓷器,吸引了小洛克菲勒的注意。這是小洛克菲勒第一次關注中國藝術品,也是他第一次關注中國。
盡管家族產的煤油,早就經過上海、香港等地,進入中國城市與富裕家庭,但是,對於小洛克菲勒來說,中國確實是個神秘而又費解的國家。而正是這批瓷器,使洛克菲勒家族少當家的對中國產生了興趣,洛克菲勒家族慈善基金關注並投身到中國。
要買中國瓷器,小洛克菲勒沒錢,隻好求助於父親。但洛克菲勒對藝術品實在沒有興趣,他早年的奢侈愛好是購買名馬,晚年是酷愛高爾夫球,對藝術品既無口味也沒有興趣。因此,洛克菲勒幾乎沒怎麼考慮就拒絕了兒子的請求。
不過,小洛克菲勒這次居然一反常態,堅持要父親支持自己的購買瓷器行為,他甚至委屈地向父親訴苦說,自己一直沒有像一些名門之後那樣浪費金錢,也沒有任何奢侈愛好。
顯然,洛克菲勒聽懂了兒子的弦外音,掏錢為兒子購買了曾經擺在摩根豪宅中的中國瓷器。
買到瓷器後,小洛克菲勒經常觀摩這些來自中國的寶貝,甚至長時間駐足於瓷器前暢想。
1914年,紐約中華醫學會成立,小洛克菲勒將此會作為洛克菲勒基金會的一個部分。1924年小洛克菲勒夫婦到中國、日本等地旅遊回國後,根據在中國的觀察,即著手改造紐約中華醫學會,並於1928年改為獨立法人,主要是向北京協和醫學院提供資助。
北京協和醫學院從1915年起開始籌建,1916年選址動工,1917年投入使用,並於1921年正式命名。它將美國當時最先進的約翰斯·霍普金斯醫學院的教學計劃和辦學經驗移植到中國來,把培養高質量、高水平的醫學人才作為辦學宗旨,形成一整套獨具特色且行之有效的教學製度和方法,對建立中國醫學體係立下了不世之功。除協和醫學院外,洛克菲勒基金會還資助一部分美國其他組織在華建立的醫學教育機構,如齊魯醫科大學、湘雅醫學院等。
北京協和醫學院是洛克菲勒基金會在中國最大、最著名,也是它最有影響力的一項投資,代表一個新興帝國的第一家族向一個轉型中的古老國家的慈善嚐試。
1951年,因為中國與美國在朝鮮開戰,洛克菲勒基金會停止資助,一直到1980年後又開始重新支持中國醫學教育。這時,小洛克菲勒已經去世20年,掌管洛克菲勒基金會的是戴維,就是大通銀行的原董事長。
除了協和醫院外,19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洛克菲勒基金會對中國自然科學一些學科的創建和發展給予了很大的關注和資助。周口店“北京人”的挖掘和考古工作,洛克菲勒基金會從一開始就參與其中;1929—1932年間,洛克菲勒基金會向中國地質勘探部捐款8萬美元,成立“新生代研究所”;19世紀20年代初在洛克菲勒基金會和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的共同資助下,中國開始建立遺傳學,以及在後來的農作物品種改良研究、植物學研究、平民教育運動、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等方麵均給予了支持。
世界第一家族與世界第一古國,緣分不淺哪。
自殺的管家
2009年9月14日,隨著詹姆斯·麥克唐納被發現自殺身亡,洛克菲勒家族前途問題,又一次引起了世人的關注。
56歲的麥克唐納,曾被譽為洛克菲勒家族有史以來最好的管家。
其實,說麥克唐納是洛克菲勒家族最好的管家,這個結論未必站得住腳,或者說是忘記了洛克菲勒家族的輝煌曆史。
在洛克菲勒家族的第一代、第二代甚至第三代,都曾經有過優秀和傑出的管家,這些人要麼曾經擔任國家要職,要麼通過洛克菲勒家族之後擔任要職。而家族意義上的第一位管家蓋茨,在加入洛克菲勒家族前隻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牧師。但正是這位蓋茨牧師,不僅糾正了洛克菲勒在人生最痛苦期間的近20個錯誤投資項目,而且協助洛克菲勒開創了慈善事業。要說洛克菲勒家族優秀管家,可能沒人能超過蓋茨。
但是,麥克唐納也確實是洛克菲勒家族一位不可多得的管家,尤其是在新千年之後,洛克菲勒家族早已經不那麼顯赫的時候,麥克唐納的加入,確實為洛克菲勒家族的重振帶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