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得失有定數,求而不得者多矣,縱求而得,亦是命所應有。安然則受,未必不得,自多營營耳。
30.擇友乃人生每一要義。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賢否,不可不慎也。
31.人之所資,須自掙而勿待人予。成大事者須善用時機,借梯而上。
32.予人一分麵子,人必予兩分麵子。傷人一分麵子,人必損十分麵子。為人處世,麵子不可不慎。
33.概天下無無瑕之才、無隙之交。大過改之,微瑕涵之,則可。
34.嚐自慮執德不宏,量既隘而不足以采天下之善,礦不敢執一律求之。雖偏長薄善,敬其有裨於吾,示嚐不博取焉以自資益;其有以讜言急論陳於前者,既不必有當於吾,未嚐不深感其意,以為彼之所以愛我者,異於眾人泛然相遇情也。
35.人生在世,個人不可成事也。欲成大事,須營運關係,借他人之力以成自己之事。
36.凡事不可占人半點便宜。情願人占吾便宜,斷不肯吾占人的便宜。
37.雅量由於性生,然亦恃學力以養之唯以聖賢律己,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度量閎深矣。
38.觀古今成大事者,無不有人相助相扶,力單者無以成大業。
39.凡人才高下,視其誌趣。卑者安流俗庸陋之規,而日趨汙下;高者慕往哲隆盛之規,而日高即明。賢否智愚,所由區也。
40.士人讀書,第一要有誌,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心。有誌則決不甘心為下流;有識則知道學問沒有止境,不敢以一得就自足。如河伯觀海,如井蛙看天,都是無識之人。有恒心則決無不成功的事。這三條缺一不可。
41.知己之過失,即自為承認之地,改去毫無吝惜之心,此最難
之事。
42.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至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至敗。
參考書目
[1] 馬東玉著.曾國藩本傳.沈陽.遼寧古籍出版社,1997.
[2] 史林,遲雲飛著.曾國藩大傳.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
[3]
張鋒,天舒.人鏡:曾國藩的人生智慧.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
[3] 司馬寬解譯.曾國藩的做人藝術.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4.
[4] 史晟解譯.曾國藩陰陽謀略.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04.
[5] 李賀編著.曾國藩成功全集.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6.
[6] 牛貫傑著.原來曾國藩.重慶:重慶出版社,2006.
[7] 成曉軍著.曾國藩家族.重慶:重慶出版社,2006.
[8]
劉緒義著.曆史給誰來釀酒:湖湘才子品讀曾國藩.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8.
[9] 張雲,韓洪泉著.曾國藩與湘軍.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8.
[10] 趙月華編著.左手曾國藩右手胡雪岩.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8.
[11] 趙焰著.晚清有個曾國藩.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12]
施宏哲著.藏露:曾國藩的那套辦法.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9.
[13] http://tieba.baidu.com大學士兩江總督曾國藩等奏請選子弟留學.
[14] http://tieba.baidu.com曾國藩如何處置天津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