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激情燃燒的歲月(2)(1 / 3)

為了生存,為了長遠發展,為了得到資金支持,也為了背靠大樹好乘涼,馬雲決定中國黃頁與西湖網聯合資。

中國黃頁將資產折合人民幣60萬元,占30%的股份;西湖網聯所屬的南方公司投資140萬元人民幣,占70%,的股份。

在合資後的股份公司中,馬雲仍出任總經理,但大股東肯定是南方公司。

對於10萬元人民幣起家、長期患資金饑渴症的中國黃頁來說,140萬元是個天文數字。有了資金支持的中國黃頁業務擴展大大加快,到了1996年年底,中國黃頁不但實現了贏利而且營業額突破了700萬元。

對於一個正在成長的創業公司來說,有時合資並不是一條出路,尤其是兩種文化、兩種模式、兩種所有製的合資。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中國黃頁與南方公司的合資是一種變相收編,也是一種變相國有化。合資之後,盡管公司業務在推進,但雙方的裂痕則愈來愈深,直至破裂。

1995年和1996年的馬雲,心中一直裝著一個偉大的夢想:把中國黃頁打造成中國雅虎。應該說馬雲當時還是有機會有可能的。

第一,中國黃頁畢竟是中國第一家互聯網企業,占有絕對的先機;第二,中國互聯網產業起步雖晚,但市場巨大;第三,馬雲的創新能力和市場感悟能力使中國黃頁一啟動就找到了一種成功的贏利模式。正是這個贏利模式之後困擾了中國網絡企業多年,無數網站倒閉的根本原因也是由於徘徊多年卻找不到一個贏利模式上。

但馬雲還是失敗了。摧毀馬雲偉大夢想的是兩把重錘:一是北上失敗;二是合資失敗。相比而言,無疑是第二把重錘製造了毀滅性的效果。

中國黃頁與南方公司合資不久,裂痕就出現了。馬雲的戰略目標是打造成中國的雅虎,為此製定了一係列品牌培育策略,但南方的目標是賺錢,為此它也有一套急功近利的經營策略。

隨著雙方分歧日深,幾乎馬雲所有的經營方案都被大股東否決,破裂終於不可避免。

幾個月後,馬雲帶人到外地拓展業務,回到杭州一看,公司大變。南方自己又注冊一家自己的全資公司,名字也叫“中國黃頁”。

為了利用中國黃頁已有的品牌聲譽,南方公司建立了一個“chinesespage.com”網站,和中國黃頁的“chinapage.com”相近,而且中文名字都叫中國黃頁。於是杭州有了兩個“中國黃頁”。

新黃頁利用老黃頁之名開始分割老黃頁的市場。兩家黃頁一個套路,同城操戈,自相殘殺。做一個主頁,你收5000,他就收1000……剛剛起步的商用互聯網陷入混亂之中。

直到這時馬雲才明白,西湖網聯並無合作誠意。“因為競爭不過你,才與你合資,合資的目的是先把你買過來滅掉,然後再去培育它自己的100%的全資黃頁。”

馬雲一手創辦了黃頁,在他眼裏黃頁就是他的親生兒子。兩年多來,馬雲帶領黃頁團隊左突右殺、浴血奮戰,好不容易打出一片天地,到頭來突然發現“兒子”已經改姓,天地已經易主。

悲憤至極、痛苦至極的馬雲,為了保住黃頁,為了迫使對方關掉新黃頁,憤然提出辭職。緊接著,中國黃頁的全體員工也提出辭職。

對於這次經曆,馬雲曾這樣說:“每次打擊,隻要你扛過來了,就會變得更加堅強。通常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所以我總是想明天肯定會倒黴,那麼明天真的打擊來了,我就不會害怕了。你除工重重地打擊我,還能怎麼樣?來吧,我都能扛得住。”

失敗和成功一樣都存在著無限可能。經得住多少次失敗,就可能獲得多少次成功,怕的不是失敗,而是無法再戰。隻要還想贏,就有贏的可能!

5.以矽穀精神忘我工作

天道酬勤,馬雲始終這麼認為。創業期的阿裏巴巴資金、技術、人才都缺乏,他們唯一的優勢就是夜以繼日地工作。除了奮鬥,我們還有什麼,馬雲像拿著一把刺刀的連長,帶著一幫弟兄發起了慘烈的衝鋒。

精神是支持人奮進的原動力。馬雲帶領他的團隊,打破中國所有傳統企業的運作方式,以矽穀的精神忘我地工作。馬雲認為:矽穀最有價值的是它的文化,是它的拚搏精神和創業精神。

創業初期曾訪問過阿裏巴巴的《亞洲華爾街日報》的總編這樣寫道:“沒日沒夜的工作,屋子的地上有一個睡袋,誰累了就鑽進去睡一會兒。”

數月後,《福布斯》雜誌的資深記者賈斯汀·杜布勒在馬雲夫人的帶領下參觀了阿裏巴巴創業時的房子:“20個客擠在客廳裏辦公,馬雲和財務及市場人員在一間臥室維護及其他人員在另一間臥室……像所有好的創業家知道怎樣用有限的種子資金堅持更長的時間。”

阿裏巴巴初創時,馬雲知道加班會是常態,於是在離辦公室步行5分鍾就能到的地方,大家租的都是的民房。謝世煌和幾個工程師在湖畔花園附近的南都套毛坯房,租金每月500元,幾人分攤。Tonny(托尼合租了一間農民的毛坯房,下麵就是菜市場。那才是四壁,屋裏除了地上的一個床墊外幾乎什麼都沒有,讓人見了心酸。當時Tonny從未在內地生活過,一來就領教了什麼叫艱苦。沒想到這個香港小夥子還能忍受下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