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領導,是一門藝術(3)(2 / 3)

至於控股的問題,他從來就沒有考慮過。“就我手中的股份,我是不足以駕馭的,因為我並沒有控股,我擁有的股份大概也隻有5%左右的比例。從第一天開始,我就沒想過用控股的方式控製。事實上,我們也不允許任何一個股東或者任何一方投資者控製這個公司。我覺得這個公司需要把股權分散,管理和控製一家公司是靠智慧。”

當然,一個CEO究竟該不該控股,有多大意義並不是絕對的。2005年10月11日,“胡潤百富榜”在上海正式揭曉,其子榜之一的“2005胡潤IT富豪榜”也於同年10月17日正式揭曉。

阿裏巴巴CEO馬雲以30億身價位居榜單第四。麵對財富排行,馬雲說,他是有財富的,但一個人的財富並不能隻用錢來衡量。

顯然,馬雲並沒有把金錢看得過重。

2004.年底到2005年初,一條消息在報紙、網絡等媒體上迅速傳播,它改變了很多人對中國企業家的看法。這條消息就是蒙牛董事長、蒙牛最大的自然人股東牛根生要將自己持有的約10%的蒙牛股份全部捐獻出來,創立保障蒙牛百年發展的“老牛專項基金”。

其實,牛根生已經不是第一次“散財”了,也不是蒙牛第一次散財。蒙牛除了“散財”給消費者,也“散財”給企業的職工,為企業職工解決後顧之憂,讓他們可以安心為蒙牛工作,繼續創造蒙牛的輝煌。這就是蒙牛提出的“財散人聚,人聚財聚”的原理。

自從英國人胡潤在中國搞出財富排行榜以來,

《福布斯》、《新財富》、《歐洲貨幣市場》紛至遝來,拋開其娛樂大眾的目的,從不恥談財富,到現在財富成為津津樂道、茶餘飯後之談資。事實上,自百度在納斯達克創造一夜之間誕生幾百名百萬富翁的神話之後,“富員工”已經成為現代企業的一個嶄新現象。

阿裏巴巴2007年11月6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掛牌上市,馬雲持有的股份不到5%。相反,按照招股說明書,阿裏巴巴持股的4900名員工包括董事在內,共持有4億零400萬股股份、3919萬1700股認股權以及25萬零800股受限製股權,合計4億4350萬股,平均每名員工持股9萬零500股,這將產生近千個百萬富翁。

成功者能幹失敗者不想幹的事情,這也是成功者總是少數-的原因。總有一種力量支持著像馬雲這樣的企業家們與員工同患難、共富貴,這是在市場經濟轉型期的中國出現的一抹亮色。

8.加強對員工的培訓

馬雲始終認為,沒有經過培訓的員工是企業的最大成本,與其把大量的錢投在廣告上,不如節省下一部分加強員工培訓。因為打廣告不一定會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而加強對員工的培訓,提升員工素質,則一定可以實現這一點。

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就曾說過:“沒有培訓的員工是負債,培訓過的員工是資產。”在這樣一個時代,學習才是最好的投資,培訓則是最大的福利。

馬雲曾經做過老師,對此,他深有體會。當年教書的生涯給他帶來了很深的影響,他能感覺到學生的成才對老師的意義,那是一種榮耀,更是對自己教書育人的肯定。而現在,作為一個CE0、企業家,類比過來,員工成了他的“學生”,他把員工視為企業的最大財富。因此,他也始終把員工看做公司“最不能忘的兩件事”之一(另一個是客戶)。

即使在當年創業初期招聘銷售人員的時候,阿裏巴巴也不是把人招來就讓他去賣產品,而是先培訓。每個招來的銷售人員都要到杭州總部接受一個月的培訓,培訓期間,每人800元工資,管吃管住。培訓結束後分到各地辦事處實習兩個月,實習期間還要參加考試。

每當開會的時候,他總是強調:“對阿裏巴巴來講,股權、錢都無法和人才相比。員工是公司最好的財富。有共同價值觀和企業文化的員工是最大的財富。”

既然是財富,增值是最重要的,最起碼不能貶值。阿裏巴巴員工有一係列完整的培訓計劃,把提升每位員工的能力作為目標,幾年下來,成績非凡。

這樣的觀點並不是企業在做大後才有的,其實早在創業初期,馬雲就提出“把錢存在員工身上”的理念。他說:“我們四年來屯兵西子湖畔,在那裏訓練人馬,訓練我們的團隊,了解客戶,了解市場,我們員工達到1400名,可能是當今中國互聯網企業中員工最多的公司。我們認為與其把錢存在銀行,不如把錢投在員工身上,我們堅信員工不成長,企業就不會成長。員工是公司最好的財富,有共同價值觀和企業文化的員工是最大的財富。今天銀行利息是2個百分點,如果把這個錢投在員工身上,讓他們得到培訓,那麼對員工創造的財富遠遠不止2個百分點!”